[发明专利]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4451.9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东;李林;张学才;王军;董臣强;黄滚;周广请;孟宪波;王小山;单昕;耿伟乐;范治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李小伟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储层全 尺度 孔径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试样1mm,烘干后用于液氮吸附孔径分布测试;取边长为10mm‑15mm的破碎试样,烘干后用于压汞法孔径分布测试;分别绘制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分别绘制孔径和累计孔隙体积曲线;求累计孔隙体积的差值;当孔径区间足够小时,该区间对应的孔隙体积差值为一定孔径下的孔隙体积;绘制孔径和一定孔径下对应的孔隙体积间的曲线;确定不同方法得出的上述曲线间的交点;连接交点两侧的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试得出的孔径分布曲线;得到完整的岩石试样的全孔径分布。本发明仍采取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联合进行全孔径分布的表征,获取的岩石试样全孔径分布曲线更为简单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的勘探开发,资源储量和生产难以显著的增加。供需矛盾的加剧导致更多的注意力转向非常规油气藏,如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气等。北美致密油的成功开发极大促进了全球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非常规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主要分布在长庆、大庆、大港和四川盆地。致密油气藏的特征使得储层物性极低,已有发现表明,中微孔中也储集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对非常规油气藏储层岩石全尺度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致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孔隙按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孔(2nm)、中孔(2-50nm)和大孔(50nm),致密油气藏储层的孔隙分布以中微孔为主。目前,孔径测试方法主要有液氮吸附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T2谱法,因测试机理不同,氮气吸附法主要用于中微孔孔径的测试,压汞法主要用于大孔孔径的测试,而核磁共振T2谱法虽然能够进行全孔径孔隙结构的测试,但需要压汞法测试进行孔径标定,并且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固体/流体磁化率对比引起的孔隙尺度磁场畸变,将导致横向磁化率强度衰减增强,因此,核磁共振T2谱法不能进行小孔隙的测试。
已有研究表明当孔喉半径2nm时对多孔介质的渗透几乎没有意义,而储层岩石的孔径分布从2nm到几十微米,很难用一种方法来表征岩石的全孔径分布,因此,有必要联合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储层岩石的全孔径分布进行全面描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试样1mm,烘干后用于液氮吸附孔径分布测试;取边长为10mm-15mm的破碎试样,烘干后用于压汞法孔径分布测试;
步骤二:分别绘制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
步骤三:分别绘制孔径和累计孔隙体积曲线;
步骤四:求累计孔隙体积的差值;
步骤五:当孔径区间足够小时,该区间对应的孔隙体积差值为一定孔径下的孔隙体积;
步骤六:绘制孔径和一定孔径下对应的孔隙体积间的曲线;
步骤七:确定不同方法得出的上述曲线间的交点;
步骤八:连接交点两侧的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试得出的孔径分布曲线;
步骤九:得到完整的岩石试样的全孔径分布。
现有技术方案一般是应用液氮吸附法、压汞法和核磁T2谱法进行孔径分布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不同测试技术的测试范围进行岩石试样全孔径分布的表征。
现有的全孔径分布技术主要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4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骨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