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4093.1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厚润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5/00 | 分类号: | G08B5/00;G08B5/36;G08B3/10;H05B47/10;E01F9/608;E01F9/615;E01F9/669;H02J7/35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郑犇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事故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警系统,包括有传输控制线和若干个节点设备,传输控制线包括有电源正、负极线和控制线,每个节点设备均包括有应急开关、二极管、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以及发光单元,应急开关、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以及发光单元依次相串联后连接在电源正、负极线之间,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控制线接入应急开关与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之间,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控制线接入来车方向的相邻一个节点设备的应急开关与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之间。本发明在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后,驾乘人员撤离到路边按下临近节点设备上的应急开关即可使来车方向一定范围内(大约150~200米)的发光单元点亮,能够向其它正常行驶的车辆提供预警和提醒避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警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由于其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车辆发生事故后,如果没有及时撤离车辆、疏散人员很容易发生二次事故。导致二次事故的原因往往又是因为预警不及时,对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没有做到有效提醒造成的。预警不及时的原因主要有: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忘记要在事故发生地设置警示标志牌(随车携带的应急指示三脚架、蜡烛灯等);驾乘人员设置警示标志牌的距离不够,没有设置在大于道路交通法规定的150米以外;驾乘人员在雨雾或大风天气设置的警示标志牌失效,如浓雾导致警示标志牌的可视距离不够,大风导致被警示标志牌刮倒,警示标志牌被车辆碾压等情况;有些驾乘人员因为受伤,惊吓等情况,很难再走到车祸后方150米以外去设置上述警示标志牌。以上种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而二次事故往往更严重,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目前高速公路上对于事故的预警处理是通过全路段监控,利用监控系统,通过道路的显示屏等装置发出预警信息。有些装有诱导灯,或雾灯的路段,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改变诱导灯的工作模式,来提醒驾乘人员。还有通过大数据分析,导航软件等方式进行事故播报。但上述预警措施,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系统没有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二是有些驾乘人员往往没有注意到提醒信息;三是预警信息表达不够明确,没有引起驾乘人员的重视。因此,在事故车辆就近设置一种专门用于事故预警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警系统,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或车辆故障后,能够向其它正常行驶的车辆提供预警和提醒避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警系统,包括有传输控制线和若干个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控制线包括有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和控制线,所述的若干个节点设备呈间隔设置并沿行车方向依次对应安装于高速公路两侧的护栏上,每个节点设备均包括有应急开关、二极管、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以及发光单元,所述的应急开关、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以及发光单元依次相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电源正极线与电源负极线之间,所述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控制线接入所述应急开关与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之间,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控制线接入来车方向的相邻一个节点设备的应急开关与保护电阻或保护电路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节点设备还均包括有铝合金材质的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向内凹陷并形成三角形凹陷部,两侧所述三角形凹陷部的底面上均设有安装螺孔。
进一步的,一侧所述三角形凹陷部的斜面上设有过线孔,另一侧所述三角形凹陷部的斜面上安装有蜂鸣器,所述的蜂鸣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保护电阻与发光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急开关安装于所述壳体背向来车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极管和保护电阻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面向来车方向的一侧,包括有若干个LED 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在面向来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位于所述若干个LED灯珠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厚润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厚润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4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
- 下一篇: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