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3721.4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华;靳鹏程;朱亮;孙鹏;任继炜;毕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28;B29C43/34;B29C43/52;B29C43/58;B29L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韩红莉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负载 制备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聚乙烯带(22)缠绕在模具轮(11)的凹槽内;
对缠绕在模具轮(11)凹槽内的聚乙烯带(22)进行加热;
向聚乙烯带(22)上开设的凹槽输送石墨粉体;
成型轮挤压模具轮(11)凹槽内的聚乙烯带(22)外表面,聚乙烯带(22)上开设的凹槽向内侧收缩,将石墨粉体有间隙地包裹在聚乙烯带(22)内;
拉带机构拉动塑形完成的聚乙烯带(22)离开模具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模具轮(11)侧面环向均匀地固定安装若干个磁铁,获取模具轮(11)转动时单位时间内绕过指定位置的磁铁数量;
基于磁铁数量,计算获得模具轮(11)的实际转速和聚乙烯带(22)的实际线速度;
将实际线速度与设定的预期速度比较获得差值;
根据差值,调整模具轮(11)的实际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加热的模具轮(11)凹槽内的聚乙烯带(22)的实际温度;
若实际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上限阈值,则增大聚乙烯带(22)的线速度;
若实际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下限阈值,则减小聚乙烯带(22)的线速度。
4.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控制处理器、支撑架(21)、送粉机构、载带盘(20)、拉带机构(19)和模具轮(11),送粉机构、载带盘(20)和拉带机构(19)均安装在支撑架(21)上,模具轮(11)转动安装在支撑架(21)上,送粉机构位于模具轮(11)上方;聚乙烯带(22)前端缠绕在载带盘(20)上,聚乙烯带(22)从载带盘(20)出发缠绕到模具轮(11)凹槽内,回到拉带机构(19)上,控制处理器电连接送粉机构和拉带机构(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拉带机构(19)包括若干个磁铁、电机(1)和载料轮(8),在模具轮(11)侧面环向均匀地固定安装若干个磁铁,电机(1)带动载料轮(8)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带负载粉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拉带机构(19)包括拉带框架、连接轴、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第三带轮(4)、第四带轮(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大挡片、往复丝杠轴(9)和往复丝杠滑块(10),
电机(1)固定安装在拉带框架右侧,电机(1)输出轴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上从右往左依次固定安装有第四带轮(5)、第二轴承(7)和第一轴承(6),
第一轴承(6)左侧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带轮(3),第二带轮(3)和第一带轮(2)用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二带轮(3)位于第一带轮(2)下方,第四带轮(5)和第三带轮(4)用第二同步带连接,第四带轮(5)位于第三带轮(4)下方,第四带轮(5)和第三带轮(4)之间的传动比大于第二带轮(3)和第一带轮(2)之间的传动比;
第一带轮(2)同轴固定连接往复丝杠轴(9),往复丝杠轴(9)上开设有双向螺纹槽,第三带轮(4)左端与往复丝杠滑块(10)固定连接,往复丝杠滑块(10)内表面带有滑舌并置于往复丝杠轴(9)的双向螺纹槽内,往复丝杠滑块(10)套设在往复丝杠轴(9)上;
往复丝杠滑块(10)上套设固定有载料轮(8);
第一带轮(2)带动往复丝杠轴(9)旋转,第三带轮(4)带动往复丝杠滑块(10)和载料轮(8)旋转;因为第三带轮(4)和第一带轮(2)存在差速比,所以往复丝杠轴(9)和往复丝杠滑块(10)会产生相对位移,使得往复丝杠滑块(10)带动载料轮(8)和第三带轮(4)沿着双向螺纹槽做旋转和轴向往复运动;
大挡片固定设置在载料轮(8)上,大挡片带动位于载料轮(8)下侧的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和第四带轮(5)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37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