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2916.7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39 | 分类号: | H01T13/39;H01T13/20;H01T13/02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绝缘体;金属壳体;侧电极;贵金属;侧电极包括侧电极基体和基体凸起,熔融区分布于基体凸起两侧位置,分别为熔融区一和熔融区二,将贵金属的后端面定义为放电面,则设熔融区一与贵金属相交点为P1点且P1点位于放电面上,设熔融区一、贵金属和基体凸起相交点为P2点,熔融区一与侧电极基体相交点为P3点;设熔融区二与贵金属相交点为P4点且P4点位于放电面上,设熔融区二、贵金属和基体凸起相交点为P5点,熔融区二与侧电极基体相交点为P6点;过P1点做垂线L1,过P3点做垂线L2,过P4点做垂线L3,过P6点做垂线L4,设垂线L1与垂线L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H1,设垂线L3与垂线L4之间的水平距离为H2,则H1的取值范围为:0mm≤H1或H2≤0.7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花塞,尤其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在内燃机中用于对空气燃料混合物进行点火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发动机的高功率化,放电的高能量化,带有贵金属的火花塞已经被普片运用到各种发动机上,以满足火花塞的耐久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排放指标的高要求,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柴油发动机改天然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被运用在大型的商用车上,对火花塞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设计寿命通常在10万公里以上,因此为了保证火花塞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运用在火花塞上的贵金属被大径型化,其结果是由于惯量的增大导致火花塞上的贵金属容易被剥离。另外,火花塞贵金属大型化后其侧电极进一步增长使贵金属的散热距离进一步增长使侧电极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其结果是导致火花塞贵金属更容易被剥离。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292887B,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4月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火花塞,其包括中心电极;陶瓷绝缘体,其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轴向孔并且将所述中心电极保持在所述轴向孔内;金属壳,其保持所述陶瓷绝缘体并包围所述陶瓷绝缘体的外周;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金属壳固连,并且所述接地电极的另一端部以使得所述另一端部的一个侧面面对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的方式弯曲;以及点火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一个侧面上的面对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的位置,并且所述点火部从所述一个侧面朝向所述中心电极突出,所述点火部具有:台座部,其从所述一个侧面朝向所述中心电极突出;放电部,其通过激光焊接接合到所述台座部的突出前端,并且在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和所述放电部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及熔融部,其介于所述台座部和所述放电部之间,并且通过激光焊接将所述台座部的构成材料和所述放电部的构成材料熔合并混合在一起而形成所述熔融部,当沿所述点火部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一个侧面突出的方向观察所述点火部的包括所述点火部的中心轴线的任意截面时,所述熔融部形成为从所述点火部的侧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延伸,当观察所述点火部的所述任意截面的廓线时,所述熔融部具有连接所述台座部的侧面和所述放电部的侧面的构造,并且在所述点火部的所述任意截面中,X1为所述点火部的所述侧面的一个侧面在所述台座部和所述熔融部之间的边界位置,X2为所述点火部的所述侧面的所述一个侧面在所述放电部和所述熔融部之间的边界位置,当观察所述任意截面中的连接所述边界位置X1和X2的直线的距离最大的第一截面时,外径S和延伸长度T之间的关系满足T/S≥0.5,其中S是所述放电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径向的外径,所述T是所述熔融部基于所述放电部和所述熔融部之间的所述边界位置X2的沿径向向内方向的延伸长度,并且形成于所述中心轴线和经过所述边界位置X1和X2的假想线之间的外角θ满足135°≤θ≤175°,所述台座部的所述侧面和所述接地电极的设置有所述台座部的所述一个侧面经由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在包括所述点火部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中呈内弯的凹状。
该专利文献中火花塞从两个方面进行限定:一是外径S和延伸长度T之间的关系满足T/S≥0.5,这样将具有放电部的线膨胀系数和台座部的线膨胀系数之间的中间线膨胀系数的熔融部夹在放电部和台座部之间有利于缓和放电部和台座部之间发生的热应力。由于熔融部沿径向向内方向的延伸长度T越大,则夹在放电部和台座部之间的熔融部的尺寸越大,所以可以缓和发生在放电部和台座部之间的热应力,能够有效地抑制裂纹或剥离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