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1420.8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2;A61M25/0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利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0 | 代理人: | 张权 |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有效解决现有装置穿刺针没有固定,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引流失败,不能止血处理的问题;解决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基座下端滑动配合副基板,基座和副基板开设有通道,通道处滑动配合穿刺引流管,副基板下设置止血装置,止血装置包括基筒,基筒滑动配合设置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下端固定止血棉,穿刺引流管一侧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啮合有与副基座转动配合的单向轮,单向轮的转轴同轴固定齿轮,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使得第二齿条朝向下端移动时,单向轮空转,第二齿条朝向上端移动时,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朝向下端移动;本发明有效的对穿刺针的位置以及角度进行调节,使得穿刺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即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和引流导管等器材,对人体管道、体腔或器官组织内的病理性积液、血肿、脓肿或胆汁、胰液、尿液等体液淤积进行穿刺抽吸、引流,达到减压和治疗的目的。
在目前介入科临床护理以及治疗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临床上经常采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心脏缺损、积水等疾病,目前在对介入科病人的积水部位进行引流操作时,往往进行积水排除手术时,对介入科病人的积水部位的解决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其一, 对于心包积液一般都使用穿刺针和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出来,当穿刺针刺入有落空感时即可抽取积液,但是穿刺针和引流管在抽取积液的过程中没有固定,当有外力牵引的情况下引流管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引流失败。
其二,现有的介入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在进行扎针时通过使用人员人工进行穿刺,很容易扎偏,从而给后面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可能会对病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其三,现有的介入穿刺引流装置不能很好的处理穿刺结束拔针时的止血处理,需要医护人员按压止血棉进行止血,效率低。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穿刺引流装置穿刺针没有固定,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引流失败,不能很好的处理穿刺结束拔针时的止血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端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副基板,所述基座和副基板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处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穿刺引流管,所述副基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与副基板沿竖直方向固定的基筒,所述基筒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下端固定有止血棉,所述穿刺引流管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有与副基座转动配合设置的单向轮,所述单向轮的转轴同轴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使得所述第二齿条朝向下端移动时,所述单向轮空转,所述第二齿条朝向上端移动时,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条朝向下端移动。
优选的,所述穿刺引流管下端中部安装有穿刺针,所述穿刺引流管上端连接有引流器。
优选的,所述基筒内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楔形的卡块,所述第一齿条外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槽口内部均转动配合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与第一齿条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齿条不能朝向上端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下端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止血棉。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经由第二弹簧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副基板沿左右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经由第三弹簧与副基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初始状态抵触在所述滑动板的右侧,使得所述第二弹簧初始状态拉伸,且滑动板初始状态置于所述穿刺针的正下端;
所述单向轮的外圈同轴固定有线轮,所述线轮经钢丝绳连接调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未经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