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1102.1 | 申请日: | 202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赵振华;俞文浩;王领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合易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40/1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国强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人 识别 动作 验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涉及识别验证系统领域。该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包括用户进入登录页面、需要验证的用户分别登录系统和系统可根据业务场景登录多人。该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可以同时进行人脸和动作的验证,并实现多人合作验证,更能够代表两人合作的态度,有效减少事后反悔的情况,如银行柜面开卡系统,用户自助开卡后一般需要大堂经理在机具上输入密码或在ipad上确认,采用本发明可以在确认时大堂经理做出对应的确认动作进行确认,同时留存影像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验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现有的手机app中常见的人脸识别技术,多用于手机支付、转账等场景。
现有的人脸识别验证技术通过提取两张人脸的特征进行相似度对比,最终返回相应的置信度得分,系统根据置信度得分决定“拒绝”或者“接受”,用于判断两个输入人脸是否属于同一人,适用于身份识别及相似脸查询等应用查询
现有的人脸识别验证技术一般为单人的人脸识别,通过识别摄像头采集到的人脸与数据库中已有的此人人脸信息进行对比,验证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支持两人及以上的场景,只适用于个人业务,遇到需要多人确认的场景通常没有同时进行记录的留存;
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一般为单人的人脸识别,对于单人业务的验证是没问题的,但无法进行需要多人验证通过的业务,本发明可以解决需要多人统一验证的业务场景,如夫妻共有财产的转让等交易,安全性较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进行需要多人验证通过的业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多人同时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验证的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进入登录页面,开始使用系统,页面上会显示登录和注册按钮;
S2:需要验证的用户分别登录系统,系统检测每个用户是否已注册,如存在未注册用户,进入流程S2.1,用户进入注册页面,根据提示分别录入人脸信息和动作,并约定各个动作代表的含义,例如该用户设置竖起大拇指代表“同意”;
S3:系统可根据业务场景登录多人,已登录用户以列表形式展现,多用户分别登录后,点击下一步进入验证页面;
S4:摄像头开启,根据登录数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人脸信息,并返回所有人脸位置,人脸的数量,几人面部大概位置提供脸部轮廓线,并提示用户将脸部放在轮廓线中;
S5:使用检测出的人脸数量,比对数量与登录人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将图像暂存,如不一致进入流程S5.1:,系统提示用户无法成功识别,重新检测;
S6:把轮廓线的人脸进行裁剪,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判断脸部信息与各登录人是否一致,如果全部一致则进入下一步,如果不一致退回登录页面,由用户检查登录人信息是否正确;
S7:在屏幕上以文字形式提示用户做出对应动作(如同意、拒绝等),录制客户动作视频,并采集动作信息,保存视频至文件服务器,待进行动作比对,并将该次验证记录留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合易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鑫合易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长切碳纤维分散的装置
- 下一篇:诉讼案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