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吸空的吸油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523.7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2 | 分类号: | F01M11/02;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吕洪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吸空 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吸空的吸油机构,包括:吸油管、连接法兰以及吸油盘。连接法兰的一端与吸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法兰的另一端与发动机固定连接。以及吸油盘设置于油底壳中,吸油盘的一端与吸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吸油盘的另一端朝向油底壳内的液面方向。其中,吸油盘包括上盖、下盖和多个中空浮力球。借此,本发明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保证吸油盘在部分漏出液面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吸空,保护了发动机,提高了可靠性,且提高了机油机滤器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不吸空的吸油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内部运动部件之间存在大量运动副,这些运动副之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剧烈,需要车辆润滑装置将润滑油输送给每一个运动副,以使得各运动副间能够有足够的机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通常发动机机油机滤器水平装在油底壳内部,通过机油泵吸取机油进行循环润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会有前后左右倾斜的情况,当倾斜严重的时候,机油集滤器就可能碰不到油底壳内部机油液位,造成吸空,进而影响发动机润滑,严重会造成发动机拉缸报废。并且机油机滤器不能离油底壳底部太近,这样会将油泥直接吸入,也会影响发动机润滑。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吸空的吸油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保证吸油盘在部分漏出液面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吸空,保护了发动机,提高了可靠性,且提高了机油机滤器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吸空的吸油机构,包括:吸油管、连接法兰以及吸油盘。连接法兰的一端与吸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法兰的另一端与发动机固定连接。以及吸油盘设置于油底壳中,吸油盘的一端与吸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吸油盘的另一端朝向油底壳内的液面方向。其中,吸油盘包括上盖、下盖和多个中空浮力球。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盖盖设于下盖上,上盖的顶部具有出油口,且出油口与吸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下盖的上部竖直设置有多个柱形容置空间,且多个中空浮力球分别设置于多个柱形容置空间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吸油孔,且多个吸油孔分别与多个柱形容置空间的底部相连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吸油盘还包括过滤网,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柱形容置空间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用以对中空浮力球进行限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柱形容置空间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用以供油底壳中的润滑油通过。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个中空浮力球的数量为17个。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柱形容置空间和多个吸油孔的数量均为17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保证吸油盘在部分漏出液面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吸空,保护了发动机,提高了可靠性,且提高了机油机滤器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的吸油盘的下盖的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的吸油盘的下盖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吸空的吸油机构的吸油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延迟发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发动机合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