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3198.7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奂衢;武杰;崔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24;H01Q1/27;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结构 显示 面板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结构包括:回路结构,回路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线圈本体,至少部分线圈本体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天线,包括用于收发毫米波段无线信号的毫米波天线单元,毫米波天线单元连接于线圈本体。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毫米波天线单元连接于线圈本体中,不仅能够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且能更好地保障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的功能日新月异,且市场对于装置外观与无线通信性能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而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s,即5G)时代,因覆盖了毫米波(millimeter-wave,即mm-wave)与非毫米波(non-millimeter-wave,即non-mm-wave)段,故用于无线通信模块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此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NFC)的功能日益普及,故越来越多手持无线通信装置亦配置了NFC线圈。
同时,手持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屏占比也日渐趋高,而在整体装置不能显著增大下,如何将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内,是可预见的未来关键技术趋势。然而显示面板内部空间有限且有光学要求,故如何在显示面板内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并较好地保证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结构,包括:回路结构,回路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端、第二馈电端和线圈本体,至少部分线圈本体连接于第一馈电端和第二馈电端之间;天线,包括用于收发毫米波段无线信号的毫米波天线单元,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连接于线圈本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两个以上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组成毫米波天线阵列,毫米波天线阵列中的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连接于线圈本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毫米波天线阵列中的每一毫米波天线单元均连接于线圈本体中,线圈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毫米波天线阵列之间,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毫米波天线阵列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第三连接段连接于毫米波天线阵列内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毫米波天线阵列的个数为多个,第一连接段连接于其一毫米波天线阵列与第一连接端之间;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第一子段连接于两个毫米波天线阵列之间,第二子段连接于另一毫米波天线阵列和第二连接端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毫米波导线;
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三者至少其一的线宽设置不大于毫米波导线的线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天线还包括用于收发非毫米波段无线信号的非毫米波天线,非毫米波天线连接于线圈本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复用为非毫米波天线的一部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线圈本体上还设置有阻隔部,阻隔部用于令回路结构收发的信号电流通过、并阻隔非毫米波天线收发的非毫米波段无线信号电流。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阻隔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阻隔部间隔分布于线圈本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回路结构用于收发非毫米波段的无线信号,线圈本体通过耦合方式收发非毫米波段的无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精准降落用标靶及方法
- 下一篇: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