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管备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32742.6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孔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20 | 分类号: | B23K1/20;B23K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黄杭飞 |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管备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管备铟装置,属于背管备铟装置技术领域,包含支架一,所述支架一上固联着直角型的支架二,所述推拉配件上安设着承载配件,所述支架二的一侧安设着衔接配件。本发明解决了背管备铟装置在涂铟过程中常常会在滚轮带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打滑的状况、背管在涂铟时在毛刷配件的作用下造成背管的晃动而无法确保背管匀速稳定的旋动、能防打滑且能带动背管旋动的结构在钳制稳定时会出现钳制尺寸受约束的问题、不能应用在管径不一的背管上、导致了其应用兼容性不强、在对背管执行旋动时牢靠性不足而会造成背管的晃动、让背管的外表面无法均衡的进行涂铟、装置上的直线模组的马达在稳定装配时在需要分拆时操作很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背管备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管备铟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玻璃、半导体等都离不开靶材,随着科学的进步,靶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靶材需要与背管经由铟钎焊连接在一起,在铟钎焊连接之前,要将靶材的内侧和背管的外侧都进行涂铟,涂铟也就是备铟,然后将靶材套在背管外面进行铟钎焊连接。在备铟期间需要用到背管备铟装置来配合执行备铟操作,具体而言,背管备铟装置由4米直线模组驱动同背管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毛刷配件进行往复运动,背管下方的旋动装置的马达带动滚轮进行运动,滚轮周向壁与背管的周向壁相接触,由此也能带动背管一同旋动,这样就能利用往复运动的毛刷配件对背管的外表面全面涂铟。
而目前,背管备铟装置在涂铟过程中,背管在运动时常常会在滚轮带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打滑的状况,同时背管在涂铟时在毛刷配件的作用下造成背管的晃动,无法确保背管匀速稳定的旋动,要克服打滑的问题,往往需要引入能防打滑且能带动背管旋动的结构,而常用的能防打滑且能带动背管旋动的结构通常带有钳制稳定性能,在钳制稳定时会出现钳制尺寸受约束的问题,不能应用在管径不一的背管上,因此导致了其应用兼容性不强,而且此类结构在日常对背管进行涂铟之际,在对背管执行旋动时牢靠性不足,依然会造成背管的晃动,进一步的让背管的外表面无法均衡的进行涂铟,并且背管备铟装置上的直线模组采用马达驱动,且马达由于体积的原因占有的空间不小,当对占有空间不小的马达执行装配时,须将马达稳定在设定的位置,而马达在稳定装配时,往往就要施加外部作用来钳制住马达达成对马达的稳定安设,另外这样稳定安设后的马达在需要分拆时操作很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管备铟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背管备铟装置在涂铟过程中常常会在滚轮带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打滑的状况、背管在涂铟时在毛刷配件的作用下造成背管的晃动而无法确保背管匀速稳定的旋动、能防打滑且能带动背管旋动的结构在钳制稳定时会出现钳制尺寸受约束的问题、不能应用在管径不一的背管上、导致了其应用兼容性不强、在对背管执行旋动时牢靠性不足而会造成背管的晃动、让背管的外表面无法均衡的进行涂铟、装置上的直线模组的马达在稳定装配时在需要分拆时操作很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管备铟装置,包含支架一,所述支架一上固联着直角型的支架二,所述支架二上安设着直线平移模组,所述直线平移模组上安设着毛刷配件,所述支架一上还是安设着背管承载块,所述支架一的两头安设着推拉配件,所述推拉配件上安设着承载配件,所述支架二的一侧安设着衔接配件;
所述推拉配件包含1对凹型轨道、1对十字形平移块、双向液压缸与1对加固片,所述凹型轨道固联在支架一的前后两头,所述凹型轨道中可移动相连着十字形平移块,两个所述十字形平移块通过双向液压缸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所述双向液压缸的外周壁上固联着1对加固片,所述加固片与支架一上的下壁面固联;
所述承载配件安设有2组,所述承载配件包含承载架与止位配件一,所述承载架固联在十字形平移块的上壁上,所述承载架上安设着止位配件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2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