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及天线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8858.2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浩;王凯旭;张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9/04;H01Q9/16;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覃迎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极化 磁电 偶极子 天线 阵列 | ||
1.一种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单元;
所述中心单元包括L形馈电结构的馈源,所述中心单元在馈电点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相同的磁电偶极子,馈电点通过耦合馈电的方式将能量耦合到两边的两个磁电偶极子上,在磁电偶极子上形成x轴方向变化的电流;所述中心单元包括同轴探针;所述中心单元的一侧或两侧连接第一拓展单元,所述第一拓展单元沿E面拓展,所述第一拓展单元除没有同轴探针之外与中心单元的结构相同;
或所述中心单元包括T形馈电结构的馈源,在馈电点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磁电偶极子形成振子臂,馈电点通过耦合的方式在左右两个振子臂上形成y轴方向的电流,在两个振子臂之间的金属壁形成磁流;所述中心单元的一侧或两侧连接第二拓展单元,所述第二拓展单元沿H面拓展,所述第二拓展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长方形金属贴片,所述长方形金属贴片上设有金属过孔,与中心单元相邻的第二拓展单元的两个长方形金属贴片分别与中心单元的两个振子臂通过传输线连接,相邻的第二拓展单元的长方形金属贴片对应的通过传输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馈电结构的馈源包括位于中部的长方形金属贴片,所述同轴探针位于长方形金属贴片的一端;
所述长方形金属贴片的一侧设有第一方形金属贴片和第二方形金属贴片,另一侧设有第三方形金属贴片和第四方形金属贴片,所述第一方形金属贴片、第二方形金属贴片、第三方形金属贴片和第四方形金属贴片,每个方形金属贴片上均设有一组呈L型设置的金属过孔,所述第一方形金属贴片和第二方形金属贴片、第三方形金属贴片和第四方形金属贴片的L型的底部相对;所述第二方形金属贴片、第四方形金属贴片位于同轴探针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元与相邻的拓展单元的长方形金属贴片之间、相邻的拓展单元的长方形金属贴片之间通过传输线连接,所述金属过孔位于靠近传输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馈电结构的馈源包括位于中部的T型金属贴片,所述T型金属贴片的T型顶部设有同轴探针;
所述T型金属贴片的凸起部设有第一金属贴片,所述T型金属贴片的竖直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金属贴片,所述第一金属贴片的中部设有与T型金属贴片的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金属贴片在凹槽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金属过孔;所述第二金属贴片为长方形,所述第二金属贴片依次设有第一金属过孔、第二金属过孔和第三金属过孔,所述第一金属过孔、第二金属过孔和第三金属过孔位于靠近T型金属贴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过孔朝着同轴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拓展单元为五个以上,所述传输线上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为0.05-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元与第一拓展单元或第二拓展单元之间、相邻的第一拓展单元或相邻的第二拓展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67λ0~λ0,其中λ0为电磁波的真空波长。
7.一种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线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其包括L形馈电结构的馈源的中心单元、若干第一拓展单元和若干第二拓展单元,所述第一拓展单元从L形馈电结构的馈源的中心单元的两侧沿E面拓展,所述第二拓展单元从第一拓展单元的两侧向与E面拓展方向垂直的两侧沿H面拓展;
或其包括T形馈电结构的馈源的中心单元、若干第一拓展单元和若干第二拓展单元,所述第二拓展单元从T形馈电结构的馈源的中心单元的两侧沿H面拓展,所述第一拓展单元从第二拓展单元的两侧向与H面拓展方向垂直的两侧沿E面拓展;
所述中心单元与相邻的第一拓展单元的长方形金属贴片之间、相邻的第一拓展单元的长方形金属贴片之间通过单条微带线连接,所述金属过孔位于靠近单条微带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88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