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分子定向管件或连接件生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8057.6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欧阳司晨;庞磊;邓云海;杨建中;许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9/04;B29C49/06;B29C49/48;B29C49/64;B29D23/00;B29K27/06;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分子 定向 连接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分子定向管件或连接件生产系统及方法,该设备包括预成型装置使坯管从刚性状态变为塑性状态,并能够形成直管预成型或者弯曲预成型;成型装置利用成型模具和高压热空气,使预成型的坯管在高压热空气作用下发生分子定向膨胀于成型面上成型为粗成型管件。本发明够使得未经分子定向的直塑料管直接制造直的或弯的分子定向管配件,步骤简单,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分子定向管件或连接件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系统中管道的连接配件传统上是由不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的。最传统的解决方案金属铸造配件,已经有多年历史;另外,还有由注入模具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配件。
通常在塑料领域,可以找到非分子取向地制造技术,包括:
注射:一种广泛使用的结构件制造技术,在一个封闭的模具中,注入熔融的塑料,填充模具的型腔。
机加工二次成型:采用棒材为最初材料,通过切铣,获得合适的工件形状。
吹塑:一种特殊结构件在低压空气作用下,使其在模具上形成特定的形状,由于温度不高,工件直接成型,不产生分子取向。
分子定向是指在适当的温度、拉伸速度条件下,对预先挤出成型的料坯进行拉伸取向,使分子链发生规整的排列,其力学性能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蠕变性能的改善,抗裂纹扩展性能和模量的提高等,获得一种更高功能(或性能)材料,制造相同的性能的制品,较少原料使用。
制造管状制品有不同的系统和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连续或不连续系统。连续工艺的取向是以连续的方式生产,与管坯挤出同步,过程中没有中间原料、没有中断;不连续系统主要基于“高压热空气介质”产生分子取向,这是通过在外定型模具中膨胀预制管坯来实现的。
定向管配件主要用于定向管材的连接,形成连续的管道系统,并且适应安装的地理环境和技术要求。管材连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弯曲、分支、改变直径等,以使流体输送适应每种情况下的具体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塑料管件采用从未经分子定向的直塑料管来制造分子定向管配件较为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分子定向管件或连接件生产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几何形状管配件(直接头、异径接头、弯头等)的制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氯乙烯分子定向管件或连接件生产系统,包括:
坯管制造装置,包括管材挤出设备和注塑设备,所述挤出设备用于制造无定向直形管材的坯管,所述注塑设备用于制造多支管的异形管件的坯管;
预成型装置,包括预热部件、定充气夹头、动充气夹头、弧形导轨和第一驱动器,所述预热部件对所述坯管加热,使其从刚性状态变为塑性状态,所述定充气夹头和所述弧形导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动充气夹头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导轨,所述定充气夹头和所述动充气夹头能够相对设置,且密封夹持于预热后的所述坯管的两端,形成所述坯管直管预成型,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动充气夹头沿所述弧形导轨移动,能够使得所述坯管弯曲预成型;
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安装座、第二驱动器和高压热空气源,所述成型模具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成型模具包括若干部分,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成型模具合模或者开模,所述定充气夹头和所述动充气夹头连通所述高压热空气源,所述成型模具合模时具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相对的两端设置所述定充气夹头和所述动充气夹头,所述成型腔的腔壁为成型面,预成型的所述坯管在高压热空气作用下发生分子定向膨胀于所述成型面上成型为粗成型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8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