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6164.5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麦振声 |
地址: | 046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瓦斯 氧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包括箱体、底座;箱体设有反应仓,反应仓安装有多个反应盒,反应盒内设有空腔,反应盒的上端面与反应盒的下端面均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镂空金属板,空腔安装有热导球,反应仓内安装有电加热器,箱体的上端面设有管道,底座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进气管。本发明,通过设置反应盒、电加热器、热导球,能使反应仓形成较小的空间,从而使加热效率提升,并能通过隔开的空间,使瓦斯反应通道变长,使瓦斯能得到充分的反应,从而提升瓦斯氧化反应的效果,还能使流入到空腔内的瓦斯流动更为稳定,还能使瓦斯产生的二氧化碳长时间存在反应仓内,从而提升箱体的保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氧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常规能源构成中,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吨,地下2000m以内的瓦斯(煤层气)资源量约30~35万亿m3,属于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有效开采和利用煤炭及瓦斯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瓦斯是一种与煤伴生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同时瓦斯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发热量可达33.5~36.8MJ/m3,1m3瓦斯相当于1.3kg标准煤的发热量,并且其利用过程不会产生氮氧化合物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由于我国50%以上的煤层为高瓦斯煤层,2009年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瓦斯总量超过150亿m3,但将近2/3的瓦斯则以乏风的形式直接排入了大气,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能源资源,也污染了大气环境。更加重要的是,瓦斯(煤层气)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对臭氧层的破坏是CO2的7倍。按照目前世贸组织中减排权购买价格,目前在国际碳汇市场,每吨碳的减排量可以卖85元人民币,每年150亿m3瓦斯的减排和利用,可获得170亿人民币的收益。目前,随着《应对气候变换国家方案》的实施,我国的节能减排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煤矿瓦斯特别是乏风瓦斯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在瓦斯利用方面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又可在节能减排方面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现有技术的反应效果都不好,都会出现未反应完全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反应效果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
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包括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箱体内设有反应仓,所述反应仓内安装有多个反应盒,所述反应盒将所述反应仓分隔,所述反应盒内设有空腔,所述反应盒的上端面与所述反应盒的下端面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反应盒相互靠近的一端开口位置对应,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内安装有镂空金属板,所述空腔的上下内壁对称安装有多个热导球,所述反应仓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反应盒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反应仓连通,所述底座的左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向上伸入到所述反应仓内,另一端向左伸出所述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反应盒、电加热器、热导球,能使反应仓形成较小的空间,从而使加热效率提升,并能通过隔开的空间,使瓦斯反应通道变长,使瓦斯能得到充分的反应,从而提升瓦斯氧化反应的效果,还能使流入到空腔内的瓦斯流动更为稳定,还能使瓦斯产生的二氧化碳长时间存在反应仓内,从而提升箱体的保温性。
优选的:所述反应盒为隔热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反应盒为隔热材料,利于隔开反应仓,使反应仓被隔开的部份能实现不同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热导球为热导金属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热导球为热导金属材料,能使瓦斯在进入空腔内时,将热量进行传递,从而进行氧化反应,且热导金属材料强度较高,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外壁安装有多个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的探测端伸入到所述反应仓内,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电加热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学院,未经长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6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头模组封合支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辅助驾驶测试用目标物卡口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