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控制薄规格钢板氧化铁皮产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5874.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立;林剑;刘燕恒;李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6 | 分类号: | C21D1/76;C21D9/46;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千帆 |
地址: | 524072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控制 规格 钢板 氧化 铁皮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控制薄规格钢板氧化铁皮产生的方法,加热炉内分段设有预热段、一加段、二加段、三加段和均热段,钢板板坯在炉内加热时,从加热炉内的各段中取样烟气,检测取样的烟气获得加热炉炉内各段的炉内气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使预热段有害气体完全燃烧,一加段和二加段内各气体完全燃烧,三加段和均热段的有害气体为弱还原性。通过对加热炉内预热段、一加段和二加段的炉内气氛进行控制以减少烟气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通过对加热炉内容易产生氧化铁皮的三加段和均热段的炉内气氛进行控制来减少钢铁表面氧化铁皮的产生,提高钢板表面质量,从而降低钢板修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厚板质量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控制薄规格钢板氧化铁皮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厚板产品生产中,中厚度为6mm薄规格钢板需求较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里,厚板产线轧制该类规格时,需要经过加热炉加热板坯,由连轧机轧制到目标规格后,再进行分段定尺剪切。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由于此类规格钢板轧制力大且散热快,在加热时一般采用加热温度在1250℃-1270℃之间,加热炉加热过程中板坯表面会产生较多的氧化铁皮,而现有的加热工艺中,对加热炉炉内的气氛检测并没有精准的判断,主要通过加热炉烟道入口位置检测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去判断加热炉混合煤气是否完成燃烧,且检测的位置只是反馈了全炉燃烧情况,对板坯在各加热段位位置燃烧情况并不明确,导致板坯在加热过程中氧化铁皮产生过多,甚至多次重复氧化。
钢板经加热炉加热后,在连轧机轧制之前,通过除鳞箱的高压除鳞水及轧机除鳞水除鳞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由于厚度为6mm的钢板在轧制生产中,钢板温降较快,不能过多喷水除鳞,而因为不能够多次除鳞,氧化铁皮过多导致氧化铁皮在钢板轧制过程中压入钢板表面,导致钢板需要进行钢板表面修磨,不但增加钢板生产的成本投入,且会导致钢板质量缺陷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出一种优化控制薄规格钢板氧化铁皮产生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控制薄规格钢板氧化铁皮产生的方法,加热炉内分段设有预热段、一加段、二加段、三加段和均热段,钢板板坯在炉内加热时,从加热炉内的各段中取样烟气,检测取样的烟气获得加热炉炉内各段的炉内气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各段炉内空燃比系数,使预热段一氧化碳完全燃烧,一加段和二加段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三加段和均热段的一氧化碳为弱还原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加热炉内各段的中部设置烟气取样口,加热炉内各段取样烟气时从各段的烟气取样口取样烟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取样的烟气时,包括检测取样烟气中的氧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时,当预热段的炉内气氛中煤气过剩时,对预热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预热段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时,当一加段的炉内气氛中空气过剩时,对一加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一加段的氧气完全燃烧;当一加段的炉内气氛中煤气过剩时,对一加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一加段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时,当二加段的炉内气氛中空气过剩时,对二加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二加段的氧气完全燃烧;当二加段的炉内气氛中煤气过剩时,对二加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二加段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时,当三加段的炉内气氛中空气过剩时,对三加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三加段的一氧化碳为弱还原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获得的各段炉内气氛对应调整时,当均热段的炉内气氛中空气过剩时,对均热段的空燃比系数进行调节,使均热段的一氧化碳为弱还原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