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25524.X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锋;杨明华;郭圣荣;展雪;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F27/112 | 分类号: | B01F27/112;B01F27/17;B01F27/191;B01F27/90;B01F35/75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氨酯 生产 工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聚氨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料仓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混料仓上还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联动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连接有排料口且卸料机构用于抖动排料口排料。本发明解决了混料装置混料效果差且混料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利用混料机构使物料可均匀地混合,使混料效果好,且混料机构联动卸料机构,利用卸料机构使排料口抖动排料,可有效地避免排料口堵塞,提高了混料效率,利用锁紧组件可使排料口装拆便利,使用方便且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2]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2]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
聚氨酯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常需要采用混料装置对物料进行混合,目前的混料装置在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1、不能对物料进行均匀地混合,导致混料效果差;
2、物料排料时,排料管易堵塞,降低了混料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利用混料机构使物料可均匀地混合,使混料效果好,且混料机构联动卸料机构,利用卸料机构使排料口抖动排料,可有效地避免排料口堵塞,提高了混料效率,利用锁紧组件可使排料口装拆便利,使用方便且便于维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聚氨酯生产加工用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料仓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混料仓上还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联动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连接有排料口且卸料机构用于抖动排料口排料。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支撑支座、驱动电机、驱动蜗杆、驱动轴和混料组件,所述支撑支座安装在混料仓的顶部,所述支撑支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蜗杆,所述驱动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位于混料仓的内侧且驱动轴上安装有混料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内混料架、中混料架、外混料架、连接支杆和混料磨块,所述内混料架连接在驱动轴上,所述内混料架通过连接支杆连接有中混料架,所述中混料架通过连接支杆连接有外混料架,所述内混料架、中混料架和外混料架上均设置有混料磨块。
进一步地,所述内混料架的外端面分布有混料磨块,所述中混料架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均分布有混料磨块,所述外混料架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均分布有混料磨块。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传动蜗轮、传动轴、支撑立板和传动皮带,所述传动蜗轮位于驱动蜗杆的侧面且传动蜗轮与驱动蜗杆啮合,所述传动蜗轮通过花键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立板上,所述支撑立板安装在混料仓的顶部,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皮带联动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安装在混料仓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学院,未经丽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