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5284.3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笔锋;陈鹏;李顺基;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孙杨柳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化学 发光 免疫 分析 芯片 及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200),各个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样本处理层(51)和试剂处理层(52);
所述样本处理层(51)包括加样口(11)、样本分离池(12)、第一定量分配单元(13)、定量区(14)、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和反应池(16);所述加样口(11)、样本分离池(12)、第一定量分配单元(13)和定量区(1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用于将定量区(14)中的液体引流至反应池(16)中;所述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上有腔室(17),所述腔室(17)用于包埋反应所需物质;
所述试剂处理层(52)包括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所述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均与反应池(16)连接;所述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用于预封装反应所需试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分别通过第二定量分配单元(23)与第一定量腔室(24)和第二定量腔室(25)连接,所述第一定量腔室(24)和第二定量腔室(25)分别与第二微通道引流单元(26)和第三微通道引流单元(27)连接,所述第二微通道引流单元(26)通过第二定量腔室(25)与第三微通道引流单元(27)连接,所述第三微通道引流单元(27)与反应池(16)连接;所述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用于预封装反应所需试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剂池(21)通过第二定量分配单元(23)与第一定量腔室(24)连接,所述第一定量腔室(24)与第二微通道引流单元(26)连接,所述第二微通道引流单元(26)与反应池(16)连接;所述第二试剂池(22)直接与反应池(16)连接;所述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用于预封装反应所需试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200)还包括阀门(31)、废液池(32)和气孔(33);所述阀门(31)分别与反应池(16)和废液池(32)连接;所述废液池(32)与第一定量分配单元(13)和第二定量分配单元(23)连接;所述废液池(32)用于收集反应池(16)、第一定量分配单元(13)和第二定量分配单元(23)中的废液;所述气孔(33)与废液池(32)连接,用于平衡芯片内部气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具有蜿蜒微通道组合,所述蜿蜒微通道组合用于借助芯片离心过程中科氏力及欧拉力的对流体偏转的效果来增加液体的混合效果及控制流体流速。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芯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信号分子标记的靶标抗体预埋在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上的腔室(17)中,将磁微粒标记的靶标抗体预埋在反应池(16)中;
S2:在加样口(11)处加入待检测样本,在离心力作用下,待检测样本在样本分离池(12)中沉淀杂质;随后,样本溶液进入第一定量分配单元(13)进行分配,通过定量区(14)进入第一微通道引流单元(15)中,并复溶信号分子标记的靶标抗体,样本溶液中的靶标蛋白与信号分子标记的靶标抗体形成第一复合物,该第一复合物进入反应池(16)中,并与磁微粒标记的靶标抗体反应形成第二复合物;
S3:启动磁铁吸附,使第二复合物固定在反应池(16)中,随后开放阀门(31),启动离心,将未形成第二复合物的的信号分子标记的靶标抗体排入废液池中,随后关闭阀门(31);
S4:去除磁铁吸附,释放第一试剂池(21)和第二试剂池(22)中的试剂进入反应池(16)中,使所述第二复合物中捕获的发光分子反应发光,对光信号进行检测,并计算得到待检测样本中靶标蛋白的含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子为吖啶酯、吖啶酮或辣根过氧化物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2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