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769.0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宁欣;陈正坚;陆宇;范和强;唐杭一;楼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和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27/20;C08L67/02;C08L77/06;C08L87/00;C08L67/00;C08L77/12;C08K9/06;C08K7/14;C08K5/098;C08K3/30;C08K3/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沈威 |
地址: | 311107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级 气阻性 透光 多层 薄膜 | ||
1.一种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包括以下层:
共聚酯内层: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采用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及第三单体共聚得到的改性共聚酯切片91%-95%、除氧剂1-2%,光学开口母粒1%-5%以及结晶成核剂1%-2%;
PET/MXD 6共混芯层: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PET 70-85%,MXD6 10-20%,除氧剂1-3%,相容剂4-9%;
玻纤增强外层: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PET 70-85%,MXD6 5-15%,超细玻璃纤维5-15%,增韧剂3-5%;
其中,所述除氧剂为可氧化聚醚类基体与钴盐催化剂的组合物;
上述各层原料通过共挤成膜,且双向拉伸获得厚度为75-200μm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盐催化剂为硬脂酸钴,其含量占除氧剂总重量的1-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氧化聚醚类基体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b-PET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的含量占上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50%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除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和PET在220-250℃混合反应制备嵌段共聚物;
将钴盐催化剂加入上述嵌段共聚物中充分混合后,挤出造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以10℃/h至15℃/h的速率从220℃逐步上升至25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其中催化剂包括钛基催化剂,相对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和PET的总重量,其含量为0.1-0.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体为1,4-环己二醇、1,3-环戊二醇、异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且第三单体与乙二醇摩尔比为0.1:10-0.8: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开口母粒为硫酸钡与所述改性共聚酯的混炼物,所述硫酸钡的质量分数为2%-5%,粒径为1.2-1.6μm;所述结晶成核剂为纳米高岭土与所述改性共聚酯的混炼物,所述纳米高岭土的质量分数为1%-3%,粒径为30-80n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所述超细玻璃纤维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直径为5μm以下,长径比3:1至5:1。
10.一种包装袋,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食品级气阻性透光多层薄膜制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和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和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7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液力抽油机
- 下一篇:基于移动加氢车辆的救援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