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隐式自适应应力积分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24594.3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罗玛诗艺;吴勋;张先伟;刘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0;G06F111/0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介质 塑性 关系 自适应 应力 积分 计算方法 | ||
1.一种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隐式自适应应力更新计算方法,其步骤是:
S1:计算增量内的试探弹性应力张量,即基于增量步初始tn时刻的应力张量σn和增量步应变增量张量Δε,计算增量步结束tn+1时刻的试探弹性应力张量
式中:De为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中描述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四阶刚度张量、符号“:”为张量内积;
S2:判定增量步内岩土介质的加载状态,即根据弹塑性本构关系中的屈服面函数,分别计算增量步初始和结束时刻的屈服面函数大小:f(σn,Hn)和其中Hn表示增量步初始tn时刻的硬化参数向量,包含m个分量,即
则增量步内岩土介质处于完全弹性状态,增量步结束时刻tn+1的柯西应力张量σn+1和硬化张量向量Hn+1分别为:Hn+1=Hn;跳转至步骤S5;
则进入下一步;
S3:确定增量步内岩土介质由弹性加载过渡至弹塑性加载时过渡点的应力状态,即当f(σn,Hn)<-FTOL时,表明增量步内岩土介质从完全弹性加载状态过渡至弹塑性加载状态,过渡点处柯西应力张量σint如下:
f(σint,Hn)=f(σn+A·De:Δε,Hn)=0 (2)
式中:A为反映增量步内过渡点位置的标量值;对于非线性方程(2),采用二分法迭代求取A值;随后,视过渡点为增量步起始点,将将增量步初始时刻tn更新为tn+A(tn+1-tn),柯西应力张量σn更新为σint=σn+A·De:Δε,硬化参数向量仍为Hn,增量步内的应变增量张量Δε更新为(1-A)·Δε;进入下一步;
若|f(σn,Hn)|≤FTOL,则增量步内岩土介质处于弹塑性加载状态,进入下一步;
S4:采用隐式自适应积分方法对弹塑性加载状态的本构关系进行应力积分计算,即采用2级2阶对角隐式Runge-Kutta法分2级对弹塑性加载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积分计算;依据第1级和第2级应力积分计算结果,确定应力积分计算的局部相对误差标量值,依据这一误差标量值自动控制积分步长,实现自适应应力积分计算;
S5:更新增量步结束时刻的柯西应力张量σn+1、硬化参数向量H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隐式自适应应力更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弹塑性加载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积分计算涉及如下约束条件:
f(σ,H)=0 (5)
式中:和分别为柯西应力张量和硬化参数向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和分别为总应变张量和塑性应变张量随时间变化率;表示塑性势函数g(σ,H)对柯西应力张量的偏导数,为一描述塑性应变流动方向的2阶张量;为塑性乘子随时间变化率;其中,为与弹塑性本构关系中第i个硬化参数相关且形式已知的硬化函数;f(σ,H)为屈服面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介质弹塑性本构关系隐式自适应应力更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2级2阶对角隐式Runge-Kutta法中采用的Butcher为:
式中:Butcher表包含两种计算,主方案计算采用的系数为a、b和c,次方案计算采用的系数是a、和c;利用主方案和次方案计算精度的不同,确定出应力积分计算的局部相对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5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