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子辅助干扰消除及抗色散传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4347.3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6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赫;朱子行;赵尚弘;高从芮;王国栋;李轩;孟晴晴;周逸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32 | 分类号: | H04B10/532;H04B10/548;H04B10/2513;H04B1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子 辅助 干扰 消除 色散 传输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光子辅助干扰消除及抗色散传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1),用于提供高质量、低相噪、波长可调的光源;
偏振控制器(2),其输入端与波长可调谐激光器(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光载波的偏振态进行调节;
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3),其输入端3-1端口与偏振控制器(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光载波进行调制;
子调制器a(4),嵌入于集成DP-MZM(3)的上臂,用于对上支路的光载波进行调制;
子调制器b(5),嵌入于集成DP-MZM(3)的下臂,用于对下支路的光载波进行调制;
单模光纤(6),其输入端与集成DP-MZM(3)的输出端3-2端口相连,用于为不同波长的光边带引入不同的色散并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
光功率放大器(7),其输入端与单模光纤(6)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光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
光电探测器(8),其输入端与光功率放大器(7)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实现光电转换;
直流源a(9),其输出端与集成DP-MZM(3)上支路的直流输入端a-3相连,用于对该调制器中的子调制器a进行直流偏置;
直流源b(10),其输出端与集成DP-MZM(3)下支路的直流输入端b-3相连,用于对该调制器中的子调制器b进行直流偏置;
直流源c(11),其输出端与集成DP-MZM(3)的主调制器直流输入端3-3相连,用于对该调制器中的主调制器进行直流偏置;
第一超宽带天线(12),其接收端面向无线信道,输出端与集成DP-MZM(3)上支路的射频输入端a-1相连,用于接收SOI信号①、IM信号②和来自全双工系统中第二超宽带天线(13)发射的SI信号③;
第二超宽带天线(13),其发射端面向无线信道,发射出的信号将进入自由空间传播,另一端与电衰减器(14)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泄漏进入第一超宽带天线(12)的信号为SI信号③,传输至电衰减器(14)的将作为RI信号④;
电衰减器(14),其输出端与电延时线(15)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对RI信号④进行功率调节;
电延时线(15),其输出端与集成DP-MZM(3)上支路的射频输入端a-2相连,用于对RI信号④进行延时调节;
本振信号发生器(16),其输出端与电功分器(17)的输入端相连,用于产生本振LO信号⑤;
电功分器(17),其输出端分别与集成DP-MZM(3)下支路的射频输入端b-2及电移相器(18)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LO信号⑤分为功率相等的两路;
电移相器(18),其输出端与集成DP-MZM(3)下支路的射频输入端b-1相连,用于对上支路的LO信号⑤实现移相操作。
2.一种光子辅助干扰消除及抗色散传输一体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辅助干扰消除及抗色散传输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光载波由波长可调谐激光器(1)产生并注入集成DP-MZM(3);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1)产生光载波输出给偏振控制器(2),通过偏振控制器(2)将光载波偏振态调整成对准DP-MZM(3)的主轴并输出;假设波长可调谐激光器(1)产生的光载波为Ec(t)=Ecexpj(ωc+nωr)t,其中Ec是载波的振幅,ωc表示该系统的零色散参考中心频率,ωr是TLS光载波的频率调谐步长,n是整数;
(2)偏振控制器(2)输出的光载波在DP-MZM(3)的输入端3-1处被均分为功率相等的上下两路,分别进入上路子调制器a(4)和下路子调制器b(5)中;
(3)假定由第一超宽带天线(12)接收到的SOI信号①为IM信号②为SI信号③为经由第二超宽带天线(13)传输回系统装置的RI信号④为其中VSOI、VIM、VSI、VRI分别为SOI信号、IM信号、SI信号、RI信号的电压,ωSOI、ωIM、ωSI、ωRI分别为SOI信号、IM信号、SI信号、RI信号的角频率,分别为SOI信号、IM信号、SI信号、RI信号的初始相位;
(4)本振信号发生器(16)产生的LO信号⑤为其中VLO为LO信号的电压,ωLO为LO信号的角频率,为LO信号的初始相位;
(5)进入集成DP-MZM(3)并均分为上下两路的光载波分别在上路子调制器a(4)中被SOI信号、IM信号、SI信号、RI信号调制,在下路子调制器b(5)中被LO信号调制;具体如下:
上路光载波进入上路子调制器a(4),被第一超宽带天线(12)接收到的SOI信号①、IM信号②和SI信号③以及经由第二超宽带天线(13)回传至系统装置的RI信号④调制;其中,SOI信号①、IM信号②和SI信号③由DP-MZM(3)上路子调制器a(4)的第一射频输入口a-1注入;先通过电衰减器(14)实现幅度调谐,再通过电延时线(15)实现延时调谐后的RI信号④由DP-MZM(3)上路子调制器a(4)的第二射频输入口a-2注入;第一直流源a(9)的电压设置为Vπ,Vπ为DP-MZM(3)的半波电压,Vπ的作用是通过DP-MZM(3)上支路的直流输入端口a-3使上路子调制器a(4)偏置在最小传输点,从而在子调制器a(4)的上下两路引入π的相位;
下路光载波进入下路子调制器b(5),被本振信号发生器(16)产生的LO信号⑤调制,具体为:本振信号发生器(16)产生的LO信号⑤输出至电功分器(17),并由电功分器(17)将LO信号均分为功率相等且同向的两路;经电功分器(17)输出的一路LO信号由DP-MZM(3)下路子调制器b(5)的射频输入口b-2注入;经电功分器(17)输出的另一路LO信号输出给电移相器(18),在电移相器(18)中给LO信号引入π的相移,将经过相移的LO信号由DP-MZM(3)下路子调制器b(5)的射频输入口b-1注入;第二直流源b(10)的电压设置为Vπ,其作用是通过DP-MZM(3)下支路的直流输入端口b-3使下路子调制器b(5)偏置在最小传输点,在下路子调制器b(5)的上下两路引入π的相位,以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CS-DSB调制;
因此,DP-MZM(3)上下两路的子调制器输出端的光载微波信号分别为:
其中βSOI=πVSOI/Vπ、βIM=πVIM/Vπ、βSI=πVSI/Vπ、βRI=πVRI/Vπ和βLO=πVLO/Vπ分别为SOI信号、IM信号、SI信号、RI信号和LO信号的调制系数,j为虚数,Vπ为DP-MZM(3)的半波电压;经贝塞尔函数展开,并在小信号调制β<<1情况下保留一阶边带,能够得到:
其中J0(βi)、J1(βi)为对应信号的0或1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其中i表示为SOI、IM、SI、RI或LO;
(6)调节电衰减器(14)、电延时线(15),使上路子调制器a(4)输出的光载微波信号中SI信号调制分量与RI信号调制分量满足幅度相等,延时匹配,且具有π的相位差,从而在上路子调制器a(4)输出端实现自干扰抵消;
从式(4)看出,调节电衰减器(14)、电延时线(15)改变RI信号④的幅度和延时,使其同时满足J0(βSOI)J0(βIM)J1(βSI)=J1(βRI)这两个条件时,SI信号与RI信号幅度相等,延时匹配,且具有π的相位差,因此在上路子调制器a(4)输出端实现光域上的自干扰抵消,此时,上下两路子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7)上下两路子调制器输出的光载微波信号在DP-MZM(3)的输出端耦合,经过单模光纤(6)实现远距离传输,同时引入色散相位;具体为:
实现自干扰的光域抵消后,上下两路子调制器输出的光载微波信号在DP-MZM(3)的输出端3-2处进行耦合,且由主调制器直流偏置电压在上下两路引入相位差,则DP-MZM(3)的输出端信号为:
其中为DP-MZM(3)主调制器直流偏置点引入的相位,通过调节与DP-MZM(3)主调制器直流输入端口3-3相连的直流源c(11)的电压Vbias实现相位调谐;
DPMZM输出端的耦合信号经过单模光纤(6)引入色散相位;单模光纤的传递函数表示为:
H(jω)=exp[-αL/2+jβ2L(ω-ωc)2/2] (8)
其中,α和L分别是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和长度,β2为单模光纤的二阶色散系数,ω表示通过单模光纤的信号角频率;经过单模光纤(6)的输出信号为:
其中为单模光纤(6)在角频率点ω处引入的色散相位;因此在式(9)中,i表示为SOI、IM或LO;
(8)经单模光纤(6)实现远距离传输后的光载微波信号在功率放大后实现光电转换,同时调节参数实现镜像干扰信号的抑制;具体为:
单模光纤(6)输出的光载微波信号经光功率放大器(7)放大后注入光电探测器(8),在光电探测器(8)中实现光电转换;则光电探测器(8)输出的电信号为:
其中A=J1(βSOI)J0(βIM)J0(βSOI)J1(βIM)J0(βSI)2,B=2J1(βLO)J0(βSOI)J1(βIM)J0(βSI),C=2J1(βLO)J1(βSOI)J0(βIM)J0(βSI),G是光功率放大器(7)所提供的光场增益,R是光电探测器(8)的响应度;式(10)中频率分量I为SOI信号与IM信号拍频产生的干扰信号,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将其滤除,频率分量II为IM信号与LO信号拍频产生的镜像变频干扰信号,频率分量III为SOI信号与LO信号拍频产生的有用变频信号,后续将通过调整参数抑制镜像变频干扰信号,且保持较高功率的有用变频信号;
为抑制镜像变频信号,需要满足:
即其中k为任意整数;此时光电探测器(8)输出信号为:
从式(12)看出IM信号与LO信号拍频产生的镜像变频干扰信号,也就是频率分量II被消除,输出信号中仅保留SOI信号与IM信号拍频产生的干扰信号,也就是频率分量I,以及SOI信号与LO信号拍频产生的有用变频信号,也就是频率分量III,并且,频率分量I能够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3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