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方法及腔室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3572.5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唐继远;张洪国;张海飞;李正磊;房岩;王浩增;徐道涵;卓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举半导体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H01L21/316;H01L21/311;H01L21/67;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南通云创慧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5 | 代理人: | 邵永永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自如 沉积 刻蚀 原子 方法 构造 | ||
1.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腔室(1),所述圆盘腔室(1)内设有呈圆环状排列的若干个源反应腔室(2),所述源反应腔室(2)外部为传输腔(3);
所述圆盘腔室(1)中部设有至少一个绕圆盘腔室(1)圆心转动的基片传动装置(4);
所述圆盘腔室(1)的顶部设有传输腔吹扫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反应腔室(2)内设有绕源反应腔室(2)内壁设置的圆环状源出气管(7),所述源反应腔室(2)远离圆盘腔室(1)圆心的一端连接有源进气管(6),所述源进气管(6)与源出气管(7)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反应腔室(2)靠近圆盘腔室(1)圆心的一端设有吹扫风刀(8),所述吹扫风刀(8)的下方设有阀门(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出气管(7)上面设有单排或双排源出气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风刀(8)上设有双排或多排风刀气孔(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传动装置(4)包括第一传动轴(41)、第二传动轴(42)、第一传动臂(43)、第二传动臂(44)和基片托盘(45),所述第一传动轴(41)固定安装在圆盘腔室(1)圆心位置,所述第一传动臂(43)与第一传动轴(41)绕圆盘腔室(1)圆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42)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臂(43)远离圆盘腔室(1)圆心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臂(43)通过第二传动轴(42)与第一传动臂(4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43)与第二传动臂(44)的长度之和为圆盘腔室(1)圆心到源反应腔室(2)圆心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腔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腔吹扫系统(5)与圆盘腔室(1)接触处的部分设有若干个排气孔(51),所述每个源反应腔室(2)和传输腔(3)底部均分别连通有一个真空泵(10)。
9.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表面吸附改性,转动基片传动装置(4)将基片托盘(45)送入第一源反应腔室(21),通过前驱体蒸汽吸附在刻蚀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层;
S102过量反应物排出,基片托盘(45)离开第一源反应腔室(21)时,启动第一源反应腔室(21)内的真空泵(10)将第一源反应腔室(21)内的过量反应物排出;
S103传输腔吹扫,基片托盘(45)离开第一源反应腔室(21)进入传输腔(3),在传输腔吹扫系统(5)的吹扫下做表面清洁后基片托盘(45)进入第二源反应腔室(22);
S104表面去除,通过第二源反应腔室(22)内的前驱体,表面化学吸附层转化为挥发性刻蚀物;
S105挥发性反应产物排出,基片托盘(45)离开第二源反应腔室(22)时,启动启动第二源反应腔室(22)内的真空泵(10)将第二源反应腔室(22)内挥发性反应产物排出;
往复上述S101-S105步骤,直至沉积厚度或刻蚀深度达到预设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快速自如沉积或刻蚀原子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传动装置(4)的运动速率和循环次数由计算机程序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举半导体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举半导体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35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