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模式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2933.4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饶芳;胡文明;胡常洲;陈超;方攀;冯宽;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1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万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站内 电容 电压互感器 运行 模式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模式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运行在各个典型运行模式下CVT输出的历史二次电压信号,将输出的二次电压信号与CVT群体之间的电气相关性相结合,构建得到各种典型运行模式下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构建训练集;根据柯西核和二次有理核生成多核学习模型的合成核,利用二次差值改进后的黏菌算法对多核学习模型的惩罚参数和径向基函数进行参数寻优;利用训练集对参数寻优后的多核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CVT运行模式识别模型;利用训练好的CVT运行模式识别模型对待测CVT的运行模式进行识别;针对变电站内电压互感器的不同配置方式构建用于训练的特征向量,可以提高CVT在线监测算法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模式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电力贸易结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其计量的准确性对于海量电能贸易公平公正至关重要。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CVT在线监测的案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变电站内CVT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施例的架构图,CVT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通过电压采集装置从变电站现场站采集电压量测数据,传至中心站进行CVT在线监测。
然而,根据电压互感器配置的相关规定的要求,根据一次主接线方式的不同,高压变电站内电压互感器的配置方式也不相同:若站内一次主接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则站内同一电压等级下仅有一组三相电压互感器直接安装在母线侧;若站内一次主接线为双母线或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一般情况下,双母线采用并列运行方式,此时同一电压等级下至少存在两组三相电压互感器被安装在母线侧或线路侧;若站内一次主接线为桥形接线,则站内仅有两台变压器和两组线路,电压互感器一般安装在线路侧;若站内一次主接线方式为二分之三接线,电压互感器一般采用按线路配置方式,同时母线上装设一台单相电压互感器用于监测母线电压,电压互感器数量远大于其他接线方式。
并且不同地区,关口变电站的电压等级、电压互感器配置方式、电压互感器数量均不相同,为了提高CVT在线监测算法的稳定性和健壮性,需要对变电站CVT的运行模式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模式识别方法,对变电站内的CVT运行模式进行识别,针对变电站内电压互感器的不同配置方式构建用于训练的特征向量,可以提高CVT在线监测算法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将柯西核和二次有理核生成多核学习模型的合成核,并利用二次插值改进后的黏菌算法对多核SVM的惩罚参数C和径向基函数g进行参数寻优;利用改进后的SVM实现了CVT运行模式的在线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模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变电站运行在各个典型运行模式下CVT输出的历史二次电压信号,将输出的所述二次电压信号与CVT群体之间的电气相关性相结合,构建得到各种所述典型运行模式下的特征向量;
步骤2,根据所述特征向量构建训练集;根据柯西核和二次有理核生成多核学习模型的合成核,利用二次差值改进后的黏菌算法对所述多核学习模型的惩罚参数和径向基函数进行参数寻优;利用构建的训练集对参数寻优后的所述多核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CVT运行模式识别模型;
步骤3,利用训练好的CVT运行模式识别模型对待测CVT的运行模式进行识别。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可选的,变电站的各个典型运行模式包括:高压同源模式、高压分列模式、低压同源模式、低压分列模式和停电模式。
可选的,根据一次主接线方式的不同,变电站内CVT的配置方式以及对应的所述CVT群体之间的电气物理相关性包括:
站内一次主接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时,则站内同一电压等级下仅有一组三相电压互感器直接安装在母线侧,三相CVT的一次电压之间仅存在三相对称分布的相间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2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