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向叶片上探仪孔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9378.X | 申请日: | 202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帅;杨珂;聂东冰;马世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叶片 上探仪孔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导向叶片设计领域,为一种导向叶片上探仪孔结构,包括第二探孔仪座、设于第二探孔仪座内的第二销杆、第二销子、第二弹簧和第二堵头,通过将第二堵头与导向叶片设计为球铰接结构,在进行孔探检查时并拆装封严堵头时,第二堵头与导向叶片之间不存在卡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拆装封严堵头组件时的卡滞问题,提升了孔探检查工作效率,同时球铰接结构保证了第二堵头的凸球台和导向叶片的内球面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对导叶探孔进行有效封堵,探孔仪工作稳定;同时能最大限度缓解导向叶片与封严堵头组件由于受气动力、热应力以及整机振动作用所带来的零件磨损与应力集中问题,增强封严效果与可靠性的同时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导向叶片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叶片上探孔仪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后续科研试验和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发动机内部结构件进行孔探检查的要求,因此,在发动机上需布置若干孔探检查结构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第一孔探仪座5、封严堵头组件、孔探仪孔。在发动机需要进行孔探检查位置所对应机匣设有孔探仪座,对应导向叶片上开设孔探仪孔,第一销杆1、第一销子4、第一弹簧6、第一堵头7构成封严堵头组件,封严堵头组件通过第一销杆1固定联接在孔探仪座上,第一堵头7插入孔探仪孔内,通过第一弹簧6压紧,保证封严效果,机匣外部通过第一螺母2和第一堵盖3将第一销杆1固定,保证整个孔探检查结构完整、可靠。在航空发动机需进行孔探检查时,先将螺母与堵盖拆下,然后使用特定工具转动销杆,使封严堵头组件与封严座分离并将其取下,以开展孔探检查。
现有的导向叶片上孔探仪孔为传统柱面形结构,与封严堵头组件配合方式为平面与柱面式接触配合,在航空发动机进行孔探检查时,拆装封严堵头过程中,时有发生封严堵头卡滞现象,导致孔探检查工作效率低下,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封严堵头组件拆装,影响发动机检查及试验正常开展。若强行拆装封严堵头组件,则会造成封严堵头组件磨损、变形,导致封严效果变差,长期如此,甚至导致孔探检查结构失效。此外,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导向叶片受气动力、热应力以及整机振动作用,会发生轻微位移与变形,现有的平面与柱面型接触配合方式会加剧导向叶片与孔探封严组件的磨损与应力集中问题,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解决探孔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卡滞问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导向叶片上探孔仪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探孔仪在使用过程中卡滞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向叶片上探孔仪结构,包括第二孔探仪座、设于第二孔探仪座内的第二销杆、第二销子、第二弹簧和第二堵头,所述导向叶片上开设有与第二堵头对应的导叶探孔,所述导叶探孔内开设有内球面,所述第二堵头的端部设有凸球台,所述凸球台与内球面球铰接。
优选地,所述导叶探孔的端部开设有直径大于导叶探孔的内凹槽,所述内球面相接于内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堵头上设有与凸球台相连的圆板,所述圆板设于内凹槽内并且圆板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内凹槽的直径为D2,所述导叶探孔的直径为D4,所述凸球台和内球面的半径均为(D2+D4)/2。
优选地,所述导向叶片在内凹槽外侧的长度为D1,所述导叶探孔的孔厚度为(D1-D4)/2≥5mm。
优选地,所述圆板直径为D3,所述导叶探孔与第二堵头的装配间隙为(D2-D3)/2≥1mm。
优选地,所述内凹槽的上端面与圆板的上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9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车
- 下一篇:一种涡轮发动机加减速供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