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粕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7587.0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德;何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杨氏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6 | 分类号: | B01F27/906;B01F27/92;B01F35/71;B01F35/75;A23N17/00;B01F10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张亚男 |
地址: | 5252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粕 混合 装置 | ||
1.一种豆粕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混合罐(3),进料漏斗(4),出料漏斗(5),放料管(6),放料阀门(7),可遮挡分流输送管结构(8),可支撑转动搅拌架结构(9),翻料电机(10),螺旋管(11),搅拌电机(12),主动带轮(13),螺旋上料机(14),支撑架(15),菌种水罐(16),水泵(17)和吸水管(18),所述的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的支撑柱(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罐(3)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混合罐(3)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进料漏斗(4);所述的混合罐(3)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出料漏斗(5);所述的出料漏斗(5)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放料管(6);所述的放料管(6)的正表面中间位置螺纹插接有放料阀门(7);所述的翻料电机(10)螺栓连接在混合罐(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管(11)的上端键连接在翻料电机(10)的输出轴外壁,且螺旋管(11)设置在混合罐(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12)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罐(3)的左右两侧上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搅拌电机(12)的输出轴外壁键连接有主动带轮(13);所述的螺旋上料机(14)螺栓连接在支撑架(1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菌种水罐(16)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泵(17)螺栓连接在菌种水罐(1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泵(17)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吸水管(18);其特征在于,该豆粕混合装置中所述的可遮挡分流输送管结构(8)安装在水泵(17)的上端;所述的可支撑转动搅拌架结构(9)安装在混合罐(3)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粕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遮挡分流输送管结构(8)包括输送管(81),喷头(82),滑动管(83),遮挡板(84),顶紧螺栓(85)和流量阀(86),所述的输送管(81)的左端螺栓连接有喷头(82);所述的输送管(81)的上端外壁套接有滑动管(83);所述的滑动管(83)螺栓连接在遮挡板(8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管(8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85);所述的流量阀(86)螺栓连接在输送管(81)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粕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支撑转动搅拌架结构(9)包括顶部框架(91),底部框架(92),转动管(93),从动带轮(94)和搅拌杆(95),所述的顶部框架(91)和底部框架(92)之间的四角位置分别插接有转动管(93);所述的转动管(93)的上端外壁螺栓连接有从动带轮(94);所述的转动管(93)的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有搅拌杆(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粕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8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水泵(17)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喷头(82)设置在进料漏斗(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遮挡板(84)设置在进料漏斗(4)的上端右侧,且遮挡板(84)设置在螺旋上料机(14)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粕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框架(91)螺栓连接在混合罐(3)的内壁上部;所述的底部框架(92)螺栓连接在混合罐(3)的内壁下部;所述的搅拌杆(95)分别设置在混合罐(3)的内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螺旋管(11)分别贯穿顶部框架(91)和底部框架(9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带轮(13)V带传动连接从动带轮(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杨氏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杨氏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75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