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震性强的耐火浇注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6483.8 | 申请日: | 202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程诚;王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君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80;C04B35/81;C04B35/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 地址: | 45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震性强 耐火 浇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热震性强的耐火浇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60‑75份、铝酸钙微粉10‑25份、氧化铝微粉5‑10份、碳化铝晶须1‑5份、玄武岩纤维3‑8份、硅酸盐水泥5‑10份、减水剂1‑5份和增塑剂2‑3份。该发明对耐火浇注料加入玄武岩纤维和碳化铝晶须,增强浇注料的韧性,防止耐火浇注料长时间使用后开裂;铝酸钙微粉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与导热系数,抗热震损伤因子高,在各个温度阶段具备较好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具有抗热震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浇注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抗热震性强的耐火浇注料。
背景技术
耐火浇注料是由耐火骨料、粉料和结合剂组成的混合料,加水或其他液体后,适于采用浇注、振动方法施工,也可预先制作成具有规定形状尺寸的预制件,用于构筑工业炉内衬。为改善耐火浇注料的理化性能和施工性能,往往还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增塑剂、分散剂、促凝剂、缓凝剂、膨胀剂、解胶-凝胶剂等。此外,对用于受机械作用力较大或热冲击作用强烈部位的耐火浇注料,若加入适量不锈钢纤维,则会使材料的韧性显著增加。在隔热耐火浇注料中,若加入无机纤维,既能增强韧性,又有助于其隔热性能的改善。耐火浇注料生产工艺简单,省工节能,施工效率高、质量好,并可根据需要现场配制或选用性能优异的材料。因此,耐火浇注料是筑炉工程中用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泛的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
目前炉窑或钢包包衬等使用时需涂覆耐火浇注料,尤其是砖缝处。现有的耐火浇注料在受急冷急热变化时,易产生裂纹、开裂甚至剥落,导致在砖缝处产生钢水的渗透夹钢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热震性强的耐火浇注料。
一种抗热震性强的耐火浇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60-75 份、铝酸钙微粉10-25份、氧化铝微粉5-10份、碳化铝晶须1-5份、玄武岩纤维3-8份、硅酸盐水泥5-10份、减水剂1-5份和增塑剂2-3份。
基于上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67份、铝酸钙微粉13份、氧化铝微粉7份、碳化铝晶须3份、玄武岩纤维6份、硅酸盐水泥8份、减水剂3份和增塑剂3份。
基于上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72份、铝酸钙微粉16份、氧化铝微粉7份、碳化铝晶须3份、玄武岩纤维6份、硅酸盐水泥6份、减水剂3份和增塑剂3份。
基于上述,所述刚玉的氧化铝含量≥98%,所述刚玉的粒度为1-2mm。
基于上述,所述铝酸钙微粉的铝酸钙含量≥96%,粒径为1-6μm。
基于上述,所述氧化铝微粉的氧化铝含量≥98%,粒径为1-2μm。
基于上述,所述碳化铝晶须的平均直径为25-35μm。
基于上述,所述玄武岩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6μm,平均长度为50-70μm。
基于上述,所述硅酸盐水泥的粒径为60-80μm。
基于上述,减水剂为聚磷酸盐或聚羧酸,所述增塑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或黄糊精。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对耐火浇注料加入玄武岩纤维和碳化铝晶须,增强浇注料的韧性,防止耐火浇注料长时间使用后开裂;铝酸钙微粉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与导热系数,抗热震损伤因子高,在各个温度阶段具备较好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具有抗热震性能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君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君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6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