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蓝莓冻果为原料清洁生产高含量花色苷粉末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16464.5 申请日: 2022-04-20
公开(公告)号: CN114835667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2
发明(设计)人: 杨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蓝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11/62 分类号: C07D311/62;C09B61/00;C09B67/54
代理公司: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代理人: 韩洪
地址: 3118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蓝莓 原料 清洁 生产 含量 花色 粉末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蓝莓冻果为原料清洁生产高含量花色苷粉末的方法,包括a)冻果解冻:对蓝莓冻果进行三段式微波处理,且第一段为预热段,第二段为解冻段,第三段为升温段,所述预热段和解冻段同步除湿处理而升温段不同步除湿处理;b)压榨破碎;c)酶解与灭酶;d)粗滤与离心分离;e)果渣预处理;f)分离纯化与制粉:分别采用吸附树脂色谱柱吸附步骤d)之中所得到的果汁以及步骤e)之中所述得到的果渣处理液,在洗柱之后分别进行解吸附,再分别对解吸附液先后进行浓缩、杀菌和喷雾干燥,分别得到果汁花色苷粉末和果渣花色苷粉末;g)后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安全化、清洁化、智能化、工业化生产蓝莓花色苷,产品的总花色苷含量≥40%,生产全过程三废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色苷提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蓝莓冻果为原料清洁生产高含量花色苷粉末的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蓝莓富含花色苷,而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视力、抗氧、抗辐射、保护角质形成细胞、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保护神经、抗菌、减少血管生成、保护肝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糖尿病以及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且纯度越高,生理活性越强。因此,建立以蓝莓为原料生产高含量花色苷粉末的工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由于蓝莓鲜果难以长时间保存以及远途运输,因而蓝莓通常需要在原产地直接进行活性物质的提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以蓝莓冻果作为原料,则需要采用自然解冻法、水浴解冻法、微波解冻法和超声波解冻法等解冻方法预先进行蓝莓冻果的解冻。其中,微波解冻法的花色苷及其它营养成分损失率最低,解冻时间最短,解冻后果实硬度最高,解冻后可滴定酸与鲜果相同,解冻后pH与鲜果相同,是最佳的解冻方式。然而,由于采用微波炉进行冷冻蓝莓的微波解冻存在解冻不均,局部过热导致破损流汁,生产不连续以及处理量太小等缺陷,无法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因此工业化生产所广泛采用的冷冻蓝莓的解冻方法依然是水浴解冻法。

解冻后的蓝莓需要进行破碎处理。目前,常用的蓝莓的破碎方式为采用粉碎机、打浆机或磨切机等机械进行破碎处理。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容易导致其内富含油脂、脂肪酸和单宁等类物质的蓝莓籽同时被破碎,既降低了产品中的花色苷含量,增加了产品的苦涩感,又导致了蓝莓籽的浪费。

在现有工艺中,经过破碎处理得到的蓝莓果浆在进行过滤后通常会被直接用于花色苷的提取。但是,蓝莓果浆中所含有的丰富的果胶、纤维素类物质以及蛋白质会引起果汁黏稠度增高,一方面在后续色谱柱吸附洗脱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在浓缩时容易发生挂壁糊化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果渣的花色苷的提取率较低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蓝莓的花色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解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其中,溶剂提取法虽然是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提取剂不好挑选,难以既保证对有效成分有较大的溶解度,又有效避免残留物对提取物安全性和后续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并且回收成本也较高。并且,现有的溶剂提取法均采用提取罐间歇提取,存在溶剂用量大、人工操作繁琐、占用工时长、产量低以及难以实现自动化连续控制等问题。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法、有机溶剂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膜分离法等。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法具有吸附量大、解吸附率高、可再生重复使用、洗脱溶液可用食用酒精以及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是目前工业化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此外,国内外纯化蓝莓花色苷多采用XAD-4、XAD-6、XAD-7HP、D101、DM130、AB-8、HPD-300、NKA-2、S-8和D301等树脂,其功能结构主要是苯乙烯-二乙烯苯非极性类、丙烯酸酯弱极性类、酚醛强极性类和胺基弱碱性离子交换类等。然而,采用这些树脂生产总花色苷含量≥40%的产品时,存在吸附量大时解吸附率低或者解吸附率高时吸附量小的缺陷,而且分离度均偏小,因此导致收率低,合格品产量小,生产成本很高,尤其不适合于水提取蓝莓粗提物的分离纯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6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