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绝缘膜双面涂抹导热硅脂的贴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4140.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洹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4 | 分类号: | B29C65/74;B29C65/52;B29C65/78;B05C3/12;B05C13/02;B05C11/10;B26D1/06;B26D5/12;B29L3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雷正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绝缘 双面 涂抹 导热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膜双面涂抹导热硅脂的贴附设备,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放置绝缘膜的放料机构、用于储存导热硅脂的储存涂抹机构、用于对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进行切割的切割机构、用于放置贴附件的移动载物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将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进行夹持并沿移动载物机构移动和拉伸然后再通过切割机构进行切割。通过校准轮,用于固定绝缘膜的同时,还使得绝缘膜的双面均能涂抹导热硅脂。通过设置放料机构、储存涂抹机构、切割机构、移动载物机构和夹持机构,使得绝缘膜的双面均能涂抹导热硅脂,实现自动的完成载物件的贴膜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膜贴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绝缘膜双面涂抹导热硅脂的贴附设备。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内的体型空间越来越小,电子元件的连接密度越来越大,从而造成热量不容易散失,导致电子产品内的热量堆积越来越多。为解决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往往需要在散热器背面涂抹导热硅脂和贴附绝缘膜。
在传统的导热硅脂涂抹及绝缘膜贴附过程全部由人工滚轮手动涂抹及贴附完成,每次只能贴附一片,导热硅脂涂抹不均匀且无法实现导热硅脂的双面涂抹,具有效率低下、导热硅脂浪费严重。其次人工手动涂抹导热硅脂的过程中滚轮容易掺杂异物导致绝缘膜破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绝缘膜双面涂抹导热硅脂的贴附设备,以解决现有绝缘膜的贴附涂抹装置无法一次性将导热硅脂均匀涂抹在绝缘膜的双面,从而导致涂抹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绝缘膜双面涂抹导热硅脂的贴附设备,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放置绝缘膜的放料机构、用于储存导热硅脂的储存涂抹机构、用于对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进行切割的切割机构、用于放置贴附件的移动载物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将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进行夹持并沿移动载物机构移动和拉伸然后再通过切割机构进行切割;
储存涂抹机构包括储存有导热硅脂的储存箱、以及转动设置在储存箱内的校准轮和导向轮,校准轮位于导热硅脂的下方,绝缘膜依次绕设校准轮和导向轮并贯穿切割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放料机构用于放置绝缘膜,储存涂抹机构用于将导热硅脂涂抹在绝缘膜的双面,绝缘膜进一步穿过切割机构然后再通过夹持机构将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进行夹持,并沿移动载物机构移动,此时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被拉伸,移动载物机构用于放置载物件,当涂抹有导热硅脂的绝缘膜被拉伸至与移动载物机构上的载物件的位置处时,切割机构对绝缘膜进行切割。通过在储存涂抹机构的储存箱内设置校准轮,用于固定绝缘膜的同时,还使得绝缘膜的能稳定的位于储存箱内导热硅脂的下方,并使绝缘膜的双面均能涂抹导热硅脂,然后在导向轮的作用下导向并穿过切割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通过设置放料机构、储存涂抹机构、切割机构、移动载物机构和夹持机构,使得绝缘膜的双面均能涂抹导热硅脂,实现自动的完成载物件的贴膜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放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轴、以及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转动夹持件,转动夹持件用于夹持绝缘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转轴用为绝缘膜提供一个转动空间,通过转动夹持件将绝缘膜进行夹持固定,使得绝缘膜在转动时不会产生位置偏差。
进一步地,转动夹持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位于绝缘膜两侧的第一夹持架和第二夹持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洹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洹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4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联网V2X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电池电芯同侧极耳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