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型嵌套链架构的面向海量实时物联网的上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3649.0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超;何潇风;王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1/044 | 分类号: | H04L41/044;H04L41/083;H04L4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型 嵌套 架构 面向 海量 实时 联网 方法 | ||
1.一种基于新型嵌套链架构的面向海量实时物联网的上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块链系统由单条父链和多条子链组成,父链和子链的组成节点均分为两种类型:普通节点只负责本地数据管理功能;通信节点除和普通节点一样的功能外还具备跨链通信功能;父链和子链中的通信节点共同构建一个通信通道,即中继链,用于链间的数据交换;子链以嵌套的结构与父链共存,用以对接链下大规模应用数据,基于机器学习实现子链通信节点的动态感知,并排查恶意节点,高效选取和替换父链接入节点,实现高可用性的子链动态接入;
上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始数据处理:物联网设备通过网关将原始数据发送到子链,首先网关将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对原始数据进行上链前的预处理并发送到子链;
S2、请求发送:
子链向父链发起通信请求并将此请求发送给系统排序服务;
S3、通信交易节点选取:
定义子链每隔M次交易实现一次节点选取,子链根据对链内节点的态势感知选出高效节点,作为接入父链的通信节点;父链针对每条子链有固定的通信节点;
S4、数据发送:
排序服务新建一个通道并将双方选取的通信节点加入其中,形成中继链,子链通信节点从链内读取指定数据,经过特定智能合约的处理后,被提交到中继链中;
S5、数据验证与确认:
中继链中的双方通信节点达成共识,数据被写入双方通信节点本地区块中,父链通信节点从本地读取数据,并在验证所收到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之后,提交到链内并达成共识,从而完成数据交换;
S6、交易信息存储:
每次交易完成后,本次交易事件以键值对方式存储在子链,用于下一次节点选取,节点更新信息同时也会被发送到中继链进而备份在父链中,用于父链对子链节点的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嵌套链架构的面向海量实时物联网的上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子链接入节点的选取过程是利用改进的GCN算法进行节点的感知以及分类,从而筛选出子链中高效节点用于链间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型嵌套链架构的面向海量实时物联网的上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子链接入节点的选取过程为:
S31、图构建:
利用区块链中节点的特征属性以及节点间的交易信息构建交易图,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每个交易图是由节点与边组成的包含边信息的有向图;
S32、图学习:
GCN模型初始输入为图构建产生的矩阵,之后通过层级传播对节点状态进行更新;
S33、节点分类与父链协同评估:
GCN模型最后一层得到T次迭代后每个节点的状态向量其中t为每一个节点的输出特征数,即节点类别数;对每个节点应用将模型输出值映射成概率值,得到每一个节点的分类概率:该向量代表第i个节点分别是这t个类别的概率,即节点分别作为接入节点、候补节点、普通节点、低效节点的概率值,取最大概率为节点类型,得到每一个节点的分类概率;同时,父链根据节点历史更新信息评估子链选取的接入节点,若该节点历史作为低效节点的次数T阈值Th,则父链向子链请求从候补节点列表中替换该接入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6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