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叶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605.8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3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昊;罗兴锜;吴雨洋;冯建军;朱国俊;王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许志蛟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串列 错位 叶片 结构 气液混输泵 叶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流泵叶轮,包括沿轴向布置两层串列错位的前部叶片和后部叶片结构,两层串列叶片之间通过绕叶轮中心轴错位45°布置的形式,前部叶片与后部叶片相错的位置位于叶轮流道的1/2处,同时,采用错位叶片的结构形式,使气液两相得到进一步混合,改善流道内气液流动情况,减小因叶片包角过道造成对的叶轮流道出口区域过宽造成的高含气率区域,采用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混输泵的增压能力性能获得明显的提升。本发明在高含气率工况下可有效改善混输泵叶轮流道内的气相聚集现象,且易于加工和安装,解决高含气率条件下混输泵叶轮流道内气泡大量聚集现象和输送性能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泵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 的气液混输泵叶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泵作为一种输送流体或 使流体增压的一种应用面最广的水力机械,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现代工业对气液流混输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混输泵可以 输送气液两相混合物的介质,但是由于气相的加入,会严重降低混输 泵的输送性能,尤其在高含气率工况下,甚至导致混输泵失效。
传统混输泵叶轮为了能够顺利输送含气介质,叶轮流道一般都较 宽且单个叶片包角较大,这就导致气相易聚集在叶片吸力面。从而阻 塞流道。降低混输泵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液混输泵的入口含 气率增大时,叶轮流道内气体聚集区域也随之增大。气体主要聚集在 叶轮轮毂中间位置至出口处,且气体主要聚集在叶片吸力面。气液两 相流型从低含气率时的气泡流,逐渐向泡状流、气囊状流和团状流转 变,严重时会出现气体堵塞流道的情况,导致泵的性能急剧下降并失 去增压能力。因此,有必要针对高含气率条件下泵流道内气泡大量聚 集的现象,探究改善流道内气液流态降低相对高含气率占比率的方法,以保证混输泵在高含气率下的任然具有较高的增压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 叶轮,该叶轮可有效改善在高含气率工况下叶轮流道内气相聚集现 象,解决了高含气率条件下混输泵叶轮流道内气泡大量聚集现象和输 送性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 混输泵叶轮,包括轮毂,轮毂上分别设有若干片前部叶片和若干片后 部叶片,前部叶片和后部叶片错位设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前部叶片和后部叶片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前部叶片对应与一片后 部叶片平行设置。
前部叶片与后部叶片之间错位45°布置。
前部叶片与后部叶片的长度相等。
前部叶片的尾部与后部叶片的头部在同一平面内,前后部两组叶 片之间仅在周向存在错位45°角。
各前部叶片与各后部叶片分别成螺旋状分布在轮毂四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错位叶片结构的气 液混输泵叶轮,通过将传统的叶轮的长叶片打断为前后两部分叶片, 并将后部叶片相对前部叶片错位45°后固定,使得后部叶片位于原始 流道1/2处,目的在于将远流道此处形成的大气泡团搅碎形成较小的 气泡,使气液两相再次混合,削弱了叶轮流道该处的气泡的聚集现象, 减少了流道内的高含气率区域,使得叶轮空间流道中的气体分布得到 明显改善,提升了流道内气液两相分布情况,提高了气液混输泵在高 含气率下的增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叶轮的 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叶轮的 正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叶轮的 轴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具有串列错位叶片结构的气液混输泵叶轮的 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