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深度精确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2602.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练裕锋;刘思波;谢明杰;黄礼贵;姚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城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林国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深度 精确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深度精确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测深轮与钻杆滚动接触而不断旋转时,计数器自动计量测深轮的转动圈数得出钻杆的下降距离,从而得到第一孔深;通过将测深绳随着钻杆不断钻进伸入钻孔的深处,测深绳上的刻度部读取钻杆在钻孔中的长度,得到第二孔深;通过称重模块称称量主动钻杆及多个附加钻杆在下杆时的拉力为G1,逐次测量钻进接杆后拉力值G1、G2,直至称重模块称量主动钻杆及多个附加钻杆在最深处时的拉力为Gn,根据所测量的拉力值计算第三孔深H3。然后通过对第一孔深、第二孔深和第三孔深的测量值的拟合来校准测量的实际孔深,避免在测量及校准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而产生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施工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深度精确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诸如石油开采、煤炭采掘、建筑钻井、地质勘探等作业场合中,通常都需要使用钻机在地面上钻制得到所需深度的孔洞,具体而言是通过钻机驱动钻杆旋转,依靠钻杆在地下钻进形成孔洞。而如何准确获知当前钻孔的实际深度是尤为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是通过人工监测钻机的往复次数,来统计钻进的钻杆数量进而得出钻孔深度,但这种方法一方面会导致作业人员长时间工作而出现疲劳,致使人力成本升高,出现人为统计误差而影响钻孔深度测量精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钻机卡杆的问题,造成实际钻孔深度的不确定性。
目前,在公布号为CN112240199A的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计米器测量钻孔深度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将计米器安装在地质钻机的卷扬轴轮上测量钻孔深度;在公布号为CN112228043A的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测量钻孔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在钻杆两端安装内嵌电子标签的金属卡扣,射频线圈感配合电子标签来累计相加钻杆长度得到钻孔深度值;在公布号为CN112682029A的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测量钻孔深度的装置及方法”中,通过将计米器安装在地质钻机的卷扬轴轮上、在钻杆两端安装内嵌电子标签的金属卡扣,射频线圈感配合电子标签的组合来测量钻孔深度。然而,采用射频识别技术来测量钻孔深度的方法,对于钻杆卡扣的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容易出现钻杆卡扣识别故障,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卷扬缆绳长度方向上的粗细、摩擦系数、牵引力等因素变化时会导致缆绳与测量轮打滑,影响测量精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孔深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评估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深度精确测量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孔深测量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劳动强度大,测量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孔深度精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预定钻孔处安装钻机,在钻机上设置称重模块,在钻孔位置的地面安装钻深辅助指示装置,所述钻深辅助指示装置包括座体、接触测深机构和显示器,所述接触测深机构包括测深轮和计数器,所述测深轮设有轮槽,所述轮槽内绕装有测深绳,所述称重模块、所述计数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S2:钻进加工,根据钻孔实时深度将所需数量的附加钻杆同轴安装至主动钻杆上,并使钻深辅助指示装置与主动钻杆以及各附加钻杆活动接触配合;钻进过程中,所述测深轮与钻杆滚动接触而不断旋转,所述计数器同时自动计量测深轮的转动圈数,通过测深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即可换算得出钻杆的下降距离,并记录为第一孔深H1;
S3:将测深绳自由端的固定扣与主动钻杆或者附加钻杆连接固定,随着钻杆不断钻进伸入钻孔的深处,测深绳在轮槽中卷放出的长度同步发生改变,通过测深绳上的刻度部读取钻杆在钻孔中的长度,并记录为第二孔深H2;
S4:与此同时,受到与钻机钻进方向相反的拉力,并达到称重模块的阈值时,称重模块启动并记录测量拉力值G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城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城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