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2540.5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孟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视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G02C7/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郑东强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视力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眼镜模块和控制模块,眼镜模块内设置有焦距可调的镜片模组,控制模块控制镜片膜组变换焦距;所述眼镜模块前侧设置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记录视线前画面,并通过数据线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镜片模组由储液腔体和腔体内外侧的弹性膜构成;增加充入镜片模组内的液体时,镜片模组内外两侧的弹性膜会形成外凸状态,从而形成凸透镜;抽出减少镜片模组内的液体时,镜片模组内外两侧的弹性膜会形成内凹状态,从而形成凹透镜。本发明具有睫状肌锻炼,避免睫状肌长时间保持同一状态,失去弹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尤其是一种具有睫状肌锻炼,避免睫状肌长时间保持同一状态,失去弹性的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距离用眼负荷不断增加,青少年和儿童近视眼发生率及近视屈光度的加深愈来愈严重,以及低头观看书本、电子产品等导致颈椎疾病不断上升,视觉问题给广大青少年和儿童乃至普通大众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甚至于严重威胁着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时至今日对于青少年和儿童真性近视尚无真正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对学生近视眼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近视眼的继发症和并发症可接踵而至。
长时间近距离看事物,使眼球中睫状肌失去弹性,而导致晶状体不能复原,于是发生近视。
现有的视力预防系统,均是通过眼保健操或休息,眺望远方,放松睫状肌,避免睫状肌失去弹性;但该方法无法保证每个人均自觉主动按照该方法去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睫状肌锻炼,避免睫状肌长时间保持同一状态,失去弹性的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用视力防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眼镜模块和控制模块,眼镜模块内设置有焦距可调的镜片模组,控制模块控制镜片膜组变换焦距;
所述眼镜模块前侧设置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记录视线前画面,并通过数据线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镜片模组由储液腔体和腔体内外侧的弹性膜构成;增加充入镜片模组内的液体时,镜片模组内外两侧的弹性膜会形成外凸状态,从而形成凸透镜;抽出减少镜片模组内的液体时,镜片模组内外两侧的弹性膜会形成内凹状态,从而形成凹透镜;
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控制板、供电模组、储液仓、液泵模组,供电模组给眼镜模块的摄像模组、液泵模组供电,控制板控制液泵模组,按预设速率和周期,将储液仓通过输液管泵入眼镜模块的镜片模组内,或通过液体阀保持或减少镜片模组内的液体,调节镜片模组的焦距;
所述控制板分析摄像模组记录视线前画面,通过视线前画面不变的持续时间,即眼睛保持该视距的时间,从而判断佩戴者的睫状肌疲劳程度;通过视线前画面不变的持续时间,即眼睛保持该视距的时间,从而判断佩戴者的睫状肌疲劳程度;
该防控系统的镜片模组由镜框构成,镜框内嵌入有调节镜片、视线摄像头,调节镜片通过镜框、镜腿内置的嵌入管与镜框一侧的镜腿末端镜腿接口连接;
所述调节镜片由圆筒和弹性膜构成,两层弹性膜分别安装于圆筒两侧开放口上,圆筒一侧开设有充液孔;所述充液孔通过嵌入管的水管与连接镜腿接口连接;
所述镜腿接口上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末端通过控制器接口连接到控制器上;控制器内置储液仓、储液仓、电机仓;储液仓内储存有用于填充调节镜片补充液,调节镜片通过连接管内的液体管和电机仓连接到储液仓内;电池仓给通过控制器内置的电线给电机仓供电,和连接管内的线管给视线摄像头供电;
所述调节镜片的圆筒中心轴与镜框垂直;
所述控制器一侧的设置有可视窗,可视窗为透明材质制成,佩戴者透过可视窗查看储液仓内的液体量;
所述储液仓由储液袋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视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医视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