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波数值仿真分析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326.X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富明慧;林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数值 仿真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弹性波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参数定义及分析边界定义,其中分析边界定义:通过边界对象实现不同类型的边界,边界通过实现判断点是否在边界内和是否在边界上的功能,边界类型包括长方体、圆柱体、自定义边界、组边界、排斥边界的类型;边界组合是多个边界对象的集合;排斥边界包含2个边界对象,实现在一个边界内和不在另外一个边界内的功能,通过边界组对象实现不均匀材料的组合计算区域定义;
S2、计算域边界组创建:创建多个边界对象并对每个边界对象进行材料参数绑定,创建能够适应任意形状计算区域的边界组,作为网格生成的参数输入;
S3、交错网格定义:每个网格点采用6个整数索引标记:[i,j,k],[m,n,l],其中[i,j,k]用来标记计算区域内部网格点,[m,n,l]用来标记边界网格点;对于均匀网格的网格点(x,y,z):x=x0+iΔx/2,y=y0+jΔy/2,z=z0+kΔz/2,(x0,y0,z0)起始坐标,Δx,Δy,Δz分别为网格步长;对于不均匀网格点(xi,yj,zk),分别为网格点[i,j,k]的坐标,xi,yj,zk通过预先定义输入,每个网格点[i,j,k]存储6个方向(X+:[i+1,j,k],X-:[i-1,j,k],Y+:[i,j+1,k],Y-:[i,j-1,k],Z+:[i,j,k+1],Z-:[i,j,k-1])的附近网格点坐标;
S4、交错网格变量定义和存储位置:网格采用交错网格,交错网格变量包括9个:u,v,w,σxx,σyy,σzz,τxy,τyz,τxz;3个速度分量u,v,w分别为X,Y,Z方向的速度分量;σxx,σyy,σzz分别为X,Y,Z方向的正应力分量;τxy,τyz,τxz为剪应力分量,交错网格存储:σxx,σyy,σzz存储在同一网格点;u,v,w分别存储在σxx,σyy,σzz网格点之间;τxy存储在u,v中间;τyz存储在v,w网格点中间;τxz存储在u,w网格点中间;
S5、吸收区域定义:吸收边界通过边界对象定义,并根据网格点坐标计算吸收边界的吸收系数并存储在网格点对象;
S6、自由表面定义;
S7、自由表面外镜像网格点定义:共12种类型:边界X网格点、边界Y网格点、边界Z网格点;边界XY的靠近X轴侧网格点、边界XY的靠近Y轴侧网格点、边界YZ的靠近Y轴侧网格点、边界YZ的靠近Z轴侧网格点、边界XZ的靠近X轴侧网格点、边界XZ的靠近Z轴侧网格点;靠近边界XYZ的靠近X轴侧网格点,靠近边界XYZ的靠近Y轴侧网格点,靠近边界XYZ的靠近Z轴侧网格点,镜像网格点分为三层,分别为自由表面外边界层1,边界层2和边界层3,每个网格点的[m,n,l]存储6个方向(X+:[m+1,n,l],X-:[m-1,n,l],Y+:[m,n+1,l],Y-:[m,n-1,l],Z+:[m,n,l+1],Z-:[m,n,l-1])的附近网格点坐标,网格点的[i,j,k]和自由表面的网格点一致;
S8、网格生成:网格生成采用均匀步长网格生成算法和不均匀步长网格算法两种,均匀网格步长生成算法从初始点(x0,y0,z0)开始,对第一个网格点赋予任意一个变量,对计算区域内的每一个[i,j,k]进行判断是否在边界组内,如果在,创建该网格点对象,并检查周围网格点对象是否已经创建,如果已经创建则建立指针和确定当前网格点存储的变量,并根据边界材料参数赋予网格点材料属性;不均匀步长网格算法根据预定义的X,Y,Z方向的种子,对任意一个网格点(xi,yj,zk),对计算区域内的每一个[i,j,k]进行判断是否在边界组内,如果在,创建该网格点对象,并检查周围网格点对象是否已经创建,如果已经创建则建立指针和确定当前网格点存储的变量,并根据边界材料参数赋予网格点材料属性,网格生成过程还需判断网格点是否在吸收区域内,如果是则根据网格点坐标计算吸收边界的吸收系数并存储在网格点对象;
S9、自由表面外侧镜像网格点生成:镜像网格点包括边界层1,边界层2和边界层3,镜像网格点坐标通过以自由表面位置镜像中心,通过内部镜像的1、2、3层的网格点的坐标镜像确定,并复制材料参数,均匀网格和不均匀网格均采取该算法确定镜像网格点;
S10、初始条件定义:通过边界对象和激发时程数据或激发时程函数定义初始条件,求解器求解过程中根据激发时程数据或激发时程函数的值,对边界对象内的网格点进行幅值;
S11、求解器全局参数定义:求解时间步数m、时间步长dt、并行计算线程数量n、均匀网格步长(dx,dy,dz)和材料参数;
S12、网格点差分格式数据库定义:网格点类型包括:9个分量,包括3个速度分量和6个应力分量,对于计算区域内部和自由表面,有(1+7)×9=72种网格点类型;对于自由表面外镜像网格点,共有6×12×9=648种网格点,一共有72+648=720种网格点类型;另外考虑吸收边界范围内的网格点类型(1+7)×9=72种;一共792种网格点,对每一种网格点类型建立有限差分计算公式,并根据网格点位置、网格类型对有限差分计算公式进行标记,其中并根据网格点位置包括内部网格点、自由表面、镜像网格点第一、二和三层,网格类型包括792种网格类型;
S13、网格点差分格式数据库根据计算类型分为等步长均匀材料、等步长不均匀材料、不等步长均匀材料、不等步长不均匀材料4种网格点差分格式数据库;
S14、网格点集合生成;
S15、并行求解集合生成:对计算区域内所有网格点,根据并行线程数量n,对网格点集合内的每个网格点,根据网格点差分格式数据库,对每一个网格点存储的速度或应力分量,根据网格类型查找对应的有限差分计算公式,添加到求解集合,对每个网格点集合生成n个求解集合,一共9×n=9n个求解集合;
S16、通用并行求解器计算:创建并行计算线程数量n线程的线程池,对m个时间步的每一个时间步:对9n个并行求解集合,分9次,对n个求解集合生成n个计算线程,提交给线程池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对每一时间步进行结果输出;结果输出包括计算区域网格点坐标和类型数据输出、任意设定的多个截面速度或应力分量的数据输出、任意设定的网格点的分量数据时程输出;结果输出可选择时间步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3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用轻量化3D后盖板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关键句抽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