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机组导叶漏水分析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2157.X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万欣;李博;何海锋;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大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F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刘方正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机组 漏水 分析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机组导叶漏水分析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水电机组的工作门状态、导叶状态蜗壳测压管压力;S2:当工作门状态、导叶状态和蜗壳取水阀状态均为关闭时,则开始保存之后采集的蜗壳测压管压力;S3:计算蜗壳测压管压力每减少0.01Kpa分别所需的时间k;S4:计算导叶每秒的漏水量P;S5:计算导叶的额定漏水量q;S6:将漏水量P与额定漏水量q进行比较。系统包括监测终端、试验数据平台及存储在所述导叶漏水试验数据平台上并可运行的程序。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发明大大减低了现场生产人员和远方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漏水分析精度高,满足实时监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机组导叶漏水分析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水电站由水力系统、机械系统和电能产生装置等组成,是实现水能到电能转换的水利枢纽工程,电能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求水电站水能的利用具有不间断性。通过水电站水库系统的建设,人为地调节和改变水力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将水库中的水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水电站需要通过一个水机电系统来实现,该系统主要由压力引水管、水轮机、发电机和尾水管等组成。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它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早在公元前100年前后,我国就出现了水轮机的雏形——水轮,用于提灌和驱动粮食加工器械。现代水轮机则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尾水管道排向下游。水头越高、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当前水电站检修前或修后,需对水轮机组的活动导叶进行漏水量试验,需在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场开展工作,是机组检修的必备试验。目前的试验方法还处在人工记录和计算阶段,水电站大多处于偏僻山区,每次做试验,试验班组人员需跋山涉水到现场做试验,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因此迫切需一种可自动执行漏水量检测和试验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度高的水电机组导叶漏水分析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水电机组导叶漏水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设定频率从电厂监控系统中采集水电机组的工作门状态、导叶状态蜗壳测压管压力;
S2:实时监测工作门状态、导叶状态和蜗壳取水阀状态,当工作门状态、导叶状态和蜗壳取水阀状态均为关闭时,则开始保存之后采集的蜗壳测压管压力;
S3:计算蜗壳测压管压力从压力上限值n到压力下限值i变化过程中,蜗壳测压管压力每减少0.01Kpa分别所需的时间k,得到S个时间值,S=(n-i)/0.01;
S4:将S个时间值进行累加,再利用蜗壳测压管容积Q计算导叶每秒的漏水量P;
S5:计算导叶的额定漏水量q;
S6:将漏水量P与额定漏水量q进行比较,若P≤q,则漏水量不超标,电厂监控系统中以绿色字体显示测得的漏水量P;
S7:否则,判定漏水量超标,电厂监控系统中以红色字体显示测得的漏水量P。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频率为1秒。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计算漏水量P的方法为:
进一步地,步骤S5中计算额定漏水量q的方法为:
q=Q额×3%
其中,Q额为导叶的额定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大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大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电驱动桥
- 下一篇:抗菌岩板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