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2078.9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6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少轩;张义德;王波;全儒振;杨林;王菲;叶冰洋;张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后缘 柔性 磨削 建模 方法 系统 装置 | ||
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本建模方法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步骤一、使用建模软件确定待加工的叶片的前缘和后缘的弧长数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步骤二、选定前缘的弧长与总弧长的比例以及与后缘弧长与总弧长的弧长比例;通过确定的比例,对相应的前缘和后缘进行对应的二次建模,获得新的模型数据;步骤三、通过步骤二中得到的二次建模的新的模型数据,对叶片的前缘和后缘进行柔性磨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二次建模模块;通过该模型装置所输出的数控程序,可以有效解决叶片前后缘欠磨或过磨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对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已经在各类型的航发叶片上进行了大批量的实际应用,但由于数控砂带磨削数控编程需要使用相对应的数模,不同的建模方法所加工的叶片质量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通过该模型所输出的数控程序,可以有效解决叶片前后缘欠磨或过磨现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本建模方法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步骤一、使用建模软件确定待加工的叶片的前缘和后缘的弧长数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步骤二、选定前缘的弧长与总弧长的比例以及与后缘弧长与总弧长的弧长比例;通过确定的比例,对相应的前缘和后缘进行对应的二次建模,获得新的模型数据;步骤三、通过步骤二中得到的二次建模的新的模型数据,对叶片的前缘和后缘进行柔性磨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在进行弧长数据采集之前,先对叶身的前后缘进行区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采用数据采集建模时,通过叶身的等距间隔进行建模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在确定比例时,所述比例范围选择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的二次建模采用的ug nx 7.5建模软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选定的前后缘比例一致,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选定比例设定总弧长,所述总弧长减去前缘弧长或后缘弧长的部分设定为过渡区域。
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二次建模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叶片的前缘和后缘的弧长值;
控制模块:对前缘弧长和总弧长的比例以及后缘弧长和总弧长的比例进行选定;
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确定的数据对总弧长进行计算;
二次建模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得到的总弧长对叶片的前缘和后缘进行建模。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在对前缘弧长和总弧长的比例以及后缘弧长和总弧长的比例选定时,所述选定的范围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3。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种航发叶片前后缘柔性磨削建模方法、系统及装置的结构简单,建模步骤少,建模效率高;使用本装置建造的模型加工出的叶片边缘相比于传统建模方法效果良好,可以有效解决叶片前后缘欠磨或过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