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1913.7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9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峰;张忠华;杨庆志;孙涛;王志刚;王德龙;刘宝灵;郭勇;范建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液 循环 节能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涉及湿法脱硫领域,本发明包括脱硫吸收塔,脱硫吸收塔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腿,脱硫吸收塔的底部中间贯穿有进风管,脱硫吸收塔的顶部贯穿有出风管,脱硫吸收塔的外表面上方安装有观察窗,脱硫吸收塔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循环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分散组件,随着浆液喷洒后,浆液会沿着分散网及多个引流杆快速分散,使得浆液铺设范围更广,且浆液穿过分散网后会沿着多个引流刷流动,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浆液区域,使得流通向上的烟气与浆液接触会更加均匀,使得接触使用更长,不会出现遗漏,从而使得对烟气脱硫更加全面,避免了浆液与烟气接触不全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脱硫领域,具体为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工艺是国内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一般通过吸收塔对烟气进行脱硫,并且脱硫过程中会通过收集浆液,然后回流通过浆液循环泵再次利用,使得工艺更加环保。
根据专利号为CN2122547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其通过多个通气孔将烟气进行均匀的分流,再均匀的聚集在导液斗内,分布均匀的烟气在经过喷淋层时能够更加充分的接触浆液进行反应,增加了脱硫效果,但是在烟气均匀后浆液喷洒不够全面,浆液与烟气接触时间较短,同样会导致烟气脱硫不够全面,同时其通过导液斗、导流片和集液斗,浆液通过导液斗底端的开口和多个导流片的导流,能够精准的全部流入集液斗内,从而有效防止浆液的流失,但是在烟气持续输入过程中,烟气通过通气孔朝导液斗方向聚集向上冲击的过程中,由于气流压力容易将滑落的浆液吹飞,使得浆液收集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以解决浆液与烟气接触不全面和浆液收集不够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浆液循环泵节能设备,包括脱硫吸收塔,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腿,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底部中间贯穿有进风管,所述脱硫吸收塔的顶部贯穿有出风管,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外表面上方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循环组件,所述脱硫吸收塔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沸腾层、分散组件和导液组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有安装于脱硫吸收塔外表面下方的浆液箱,所述浆液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浆液循环泵,所述浆液循环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连接有输液管,一个所述输液管远离浆液循环泵出液端的一端连接有喷淋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打开浆液箱一侧上方的密封塞注入浆液,之后通过浆液循环泵运行,可将处于浆液箱中的浆液输送至喷淋盘喷出,对烟气进行脱硫。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盘位于除雾器和沸腾层之间,所述喷淋盘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喷淋盘喷出的浆液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沸腾层下方的分散网,所述分散网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引流刷,所述分散网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引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浆液喷洒后,浆液会沿着分散网及多个引流杆快速分散,使得浆液铺设范围更广,且浆液穿过分散网后会沿着多个引流刷流动,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浆液区域,使得流通向上的烟气与浆液接触会更加均匀,使得接触使用更长,不会出现遗漏,从而使得对烟气脱硫更加全面。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分散网的一侧和引流杆的一端均朝脱硫吸收塔的内壁四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分散网呈圆锥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浆液沿着分散网和引流杆流动后会更加分散,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组件包括有固定于脱硫吸收塔内部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中间固定有导流锥,所述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与脱硫吸收塔内壁固定的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内壁贯穿有多个漏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孔发泡陶瓷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运机器人及转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