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1857.7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许万;高志胜;邹爽;廖晓虹;许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达力实业(赤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B23K26/352;G09F9/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美 |
地址: | 437300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玻璃 及其 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上述防眩光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激光功率为5W~50W的条件下,对热弯模具进行激光处理,使热弯模具的塑形表面的粗糙度为0.1μm~20μm;在真空负压条件下,用激光处理后的热弯模具对待处理玻璃进行热弯成型,成型温度为800℃~850℃,成型节拍为60s~150s,得到防眩光玻璃。上述防眩光玻璃的制作方法对环境友好且不会降低玻璃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5G时代的来临,玻璃材料因具有高透光性、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较低的电磁波传输衰减性能等优势,将成为智能终端行业的主要选择,玻璃机身逐渐成为主流设计。目前手机的颜值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看重,在不少用户眼中,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超出了硬件配置,成为了消费者选购一款手机的第一因素,由此防眩光玻璃(AG玻璃)应运而生。
传统的AG玻璃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含氟的化合物对玻璃表面进行化学蚀刻或通过喷砂的方式作用于玻璃表面,使原玻璃反光表面变成哑光漫反射表面,防止眩光以外还使反光度下降,减少光影。化学蚀刻的方法是利用化学蚀刻液(包括氢氟酸、硫酸、硝酸等)在玻璃表面形成微观凹坑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得到非透明的微观AG凹坑形貌。喷砂的方式是将不同粒径的砂粒与水混合后,在一定压力下喷在玻璃表面,通过物理冲击在玻璃表面形成凹凸形貌。
通过化学蚀刻在玻璃表面形成不同雾度的AG玻璃的方式新颖、可操作性强,但蚀刻液含HF、NH4F或其他含氟物,具有腐蚀性和一定的挥发性,对环境污染大。而喷砂工艺采用物理冲击的方式在玻璃表面形成凹凸形貌,对环境不会造成伤害,但该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玻璃的强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且对不会降低玻璃强度的防眩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眩光玻璃和电子设备。
一种防眩光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激光功率为5W~50W的条件下,对热弯模具进行激光处理,使所述热弯模具的塑形表面的粗糙度为0.1μm~20μm;
在真空负压条件下,用激光处理后的所述热弯模具对待处理玻璃进行热弯成型,成型温度为800℃~850℃,成型节拍为60s~150s,得到防眩光玻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激光处理的过程中,扫描速度为100mm/s~2000mm/s,扫描次数为5次~50次,点间距为1μm~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热弯成型的过程中,真空负压力为0.05MPa~0.9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热弯模具进行激光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热弯模具进行抛光,以使抛光后的所述热弯模具的塑形表面的粗糙度≤0.1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未处理的所述热弯模具的塑形表面的粗糙度为20nm~10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模芯,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中的一个具有微孔结构,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所限定的空间内;
在对所述热弯模具进行激光处理的步骤中,对所述模芯的塑形表面进行激光处理;
在用激光处理后的所述热弯模具对待处理玻璃进行热弯成型的步骤中,将所述待处理玻璃置于所述模芯的塑形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弯模具为石墨模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热弯模具进行激光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热弯模具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达力实业(赤壁)有限公司,未经维达力实业(赤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