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双导洞开挖及系统支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1773.3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谷金操;胡正凯;吴彬;徐跃明;应和平;江亚丽;张晓昕;杨浩;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15;E21D21/00;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地下 洞室顶拱双导 洞开 系统 支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双导洞开挖及系统支护方法,包括a、导洞开挖;b、喷混支护;c、锚杆支护;d、锚索支护;e、挂网喷混支护;f、钢筋拱肋及拱肋处复喷支护,共六个步骤。本发明能够将大跨度开挖变为小跨度开挖,且为洞中遇到地质问题须扩挖处理时预留了安全余度,全断面支护变成分导洞支护,围岩变形小,锚杆及锚索形变量较小,提高了锚杆及锚索的安全余度,钢筋网及钢筋拱肋整体施工,避免了分导洞施工存在的交界薄弱的问题,解决了地质条件较差的大型地下洞室施工期围岩稳定问题,从而为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及稳定运营提供重要保证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地下洞室挖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双导洞开挖及系统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地下工程如水电工程、矿山工程中,主体工程通常规模较大,其埋深、跨度可达几百米,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这大大地增加了工程的技术难度和危险性。顶拱如采用常规的先中导洞开挖,后上下游导洞开挖,在开挖过程中临时断面跨度较大,增加了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失稳的风险。
如采用常规的先中导洞开挖,后上下游导洞开挖,当上下游导洞开挖后遇到地质缺陷须进行扩挖处理时,跨度进一步增大,增加了开挖过程中围岩失稳的风险。
常规的先中导洞开挖,后上下游导洞开挖,因跨度较大,围岩变形较大,增加了锚杆锚索的应力及形变,降低了安全余度。
常规的先中导洞开挖,后上下游导洞开挖,因跨度较大,为保证围岩稳定,钢筋网及钢筋拱肋在导洞中即需要完成,导洞交界处钢筋网和钢筋拱肋的搭接处成为了支护薄弱地带,后期喷层开裂通常在此部位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双导洞开挖及系统支护方法,能够将大跨度开挖变为小跨度开挖,且为洞中遇到地质问题须扩挖处理时预留了安全余度,全断面支护变成分导洞支护,围岩变形小,锚杆及锚索形变量较小,提高了锚杆及锚索的安全余度,钢筋网及钢筋拱肋整体施工,避免了分导洞施工存在的交界薄弱的问题,解决了地质条件较差的大型地下洞室施工期围岩稳定问题,从而为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及稳定运营提供重要保证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双导洞开挖及系统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导洞开挖
在上游导洞和下游导洞中选择地质条件较差的一侧开挖,在先开挖导洞开挖一定距离后,另一侧导洞开挖,两侧导洞同时开挖一定距离后,再开挖中隔墩;
b、喷混支护
喷混支护紧跟各导洞掌子面,喷纳米掺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
c、锚杆支护
导洞中III类围岩锚杆支护滞后掌子面不大于15m,IV类围岩锚杆支护须紧跟掌子面;
d、锚索支护
上游导洞和下游导洞锚索应在相应桩号中隔墩开挖前完成,Ⅲ类围岩中隔墩范围内锚索滞后开挖工作面应不大于10m,Ⅳ、Ⅴ类围岩中隔墩范围内锚索滞后开挖工作面应不大于2个开挖循环导洞中锚索;
e、挂网喷混支护
在中隔墩拆除后,进行挂网喷混支护,III类围岩滞后掌子面不大于15m,IV类围岩支护须紧跟掌子面;
f、钢筋拱肋及拱肋处复喷支护
钢筋网及钢筋拱肋整体施工,钢筋拱肋III类围岩间距3m,IV类围岩间距2.4m。
进一步,下游导洞跨度为9m,为半城门洞形,高度10m。
进一步,上游导洞跨度为9m,为半城门洞形,高度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