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9685.X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廖翊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立羽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2 | 分类号: | H01L33/2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泽正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氮化 材料 发光二极管 外延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衬底(1)和氧化铝缓冲层(2)上的第一层n-型氮化铝镓(3),氮化铝镓有源层(4),p-型氮化铝镓(5),和沿着外延生长方向置于p-型氮化铝镓(5)上方的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结构(7),所述氮化铝镓有源层(4)的主发光波长介于255纳米到340纳米之间,在p-型氮化铝镓(5)外延层和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外延层的中间,包含一个主要为氮化镓层(6)的外延层,其能带带宽小于上述p-型氮化铝镓(5)和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外延层,在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的表面有粗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层,其厚度为1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层,其厚度为100纳米至2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层,其厚度为100纳米至30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层,其厚度为200纳米至5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层,其厚度为该氮化铝镓有源层(4)发光主波长的0.8倍到3倍之间。
7.实现权利要求1到6任意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化结构通过湿法刻蚀和光刻掩膜工艺形成,使得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的表面形成金字塔形状的微观结构。
8.实现权利要求1到6任意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化结构通过干法刻蚀和光刻掩膜工艺,使得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的表面出现在x-y平面的不连续性,且该类不连续性可以破坏紫外光在该外延层内的传输而促进出光。
9.实现权利要求1到6任意所述一种基于氮化铝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化结构通过电子束光刻工艺或者纳米压印工艺,使得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的表面出现在x-y平面的不连续性,且该类不连续性可以破坏紫外光在该外延层内的传输而促进出光,该第二层n-型氮化铝镓(7)的表面形成类似于光子晶体和纳米线的三维几何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立羽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徐州立羽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6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