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光效型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9353.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东;周金标;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利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光效型 导光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光效型导光板,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其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设置于导光部上的多个凸出单元,相邻的所述凸出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光束进入的透光区域;所述出光部包括多个导光单元,多个所述导光单元阵列设置于导光部上,每个所述导光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导光槽。本申请具有导光板可对光束调向,提高了导光板的增光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效型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显示终端设备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在移动显示终端上,导光板作为背光模组安装于灯源一侧,灯源释放光束后,导光板通过引导光束方向,使移动显示终端获得增光,进而以成像。
在导光板的实际应用中,普通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大多是由激光工艺或撞点工艺不规则分布于导光板上。灯源释放的光束穿过导光网点,以使显示终端成像。
然而,普通导光板难以对灯源释放的光束进行调向,使得设备的增光效果大大降低,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导光板难以对灯源释放的光束进行调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光效型导光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光效型导光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光效型导光板,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设置于导光部上的多个凸出单元,相邻的所述凸出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光束进入的透光区域;所述出光部包括多个导光单元,多个所述导光单元阵列设置于导光部上,每个所述导光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导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光部用于引导灯源射出的光束进入基材板,出光部用于引导穿过基材板的光束向外导出,进而以调控光束的传导方向,提高导光板的增光效果;其中,透光区域用于供光束射入导光部,相邻的凸出单元用于对进入透光区域的光束提供遮蔽,以减少外界干扰,保障导光板对光束的吸收率,进而提高导光板的光效;阵列设置的导光单元用于保障穿过基材板的光束向外折射时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导光板的增光效果及成像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部包括一块基材板;每一所述凸出单元包括一根外凸柱,所有所述外凸柱间隔设置于基材板上,所述透光区域位于相邻的两根外凸柱之间;每一所述透光区域的侧壁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收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一的基材板有助于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入光部和出光部,设备的成型整体度高;等高设置的外凸柱在透光区域两侧为进入透光区域的光束提供遮蔽,以减少外界干扰,保障导光板对光束的吸收率,进而提高导光板的光效。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部包括一块基材板;每一所述凸出单元包括一根高凸柱和一根低凸柱,所有所述凸出单元阵列设置于基材板上,所述透光区域位于相邻的两个凸出单元之间;每一所述透光区域的侧壁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收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凸柱和低凸柱一高一低的设置,使得导光板与灯源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进而有助于光束在进入导光板时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了光速因照射平直面而造成光线损失现象;同时,一高一低设置的高凸柱和低凸柱有助于减少异物与导光板入光面相抵而直接造成磨损的现象,提高了导光板长时间应用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收光槽呈矩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收光槽用于将进入透光区域的不同角度光束调整至统一的出光角度,以减少光束从多角度向外逸散的现象,进而有助于提高导光板的增光效果;此外,直角三角形的收光槽的夹角大小不同,在特殊应用场景下,操作人员通过使光束进入直角三角形的收光槽,使得导光板可折射出特定角度的光束,进而有益于提高导光板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亿光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