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平面钻床工件定位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8568.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3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刘甜甜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平面 钻床 工件 定位 压紧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平面钻床工件定位压紧机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转轴和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滑动安装在放置架上,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和放置架的一端侧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反向机构,所述反向机构上设有直齿条,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发明能快速同步控制物料转动角度以及方便快速对物料进行夹持,能抵消在放置时的误差,便于提升加工的精准度,同时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物料出现晃动,提升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钻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平面钻床工件定位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数控钻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加工。它是数字控制的以钻削为主的孔加工机床,由于加工中心的发展,绝大多数数控钻床已被加工中心取代。在汽车、机车、造船、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行业;尤其对于超长型叠板,纵梁、结构钢、管型件等多孔系大型零件的钻孔加工当为首选,目前,数控平面钻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对工作台上的加工件进行定位压紧,然后才会对加工件进行加工。
现有的数控平面钻床在操控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吊运设备将工件放置在床体上,再对工件进行夹固后控制钻头对工件进行加工,现有的设备中都是通过工装夹具或手动调节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夹固,不能很好的调节工件的角度以及不便于快速对工件进行夹固,影响工作效率,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平面钻床工件定位压紧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平面钻床工件定位压紧机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转轴和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滑动安装在放置架上,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和放置架的一端侧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反向机构,所述反向机构上设有直齿条,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放置架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放置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固定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为了为对工件物料进行夹持和调节的工件运作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放置架一侧的动力组件,所述转轴转动套接在放置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和动力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动力轮,所述放置架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两个从动轮和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和两个夹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为了保证夹板移动的稳定性,并且能使夹板很好的夹持放置在置物板上的工件物料,所述放置架的上端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件,两个滑动件分别和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两个夹板分别位于两个滑动件之间。
优选地,为了便于动力的传递,方便为工件角度的调节提供动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装在转轴和支撑轴上的两个同步轮,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为了便于工作置物板是否能进行转动以及在调节完毕后快速将置物板固定,所述反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放置架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和连接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直齿条固定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直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为了保证直齿条移动的稳定性,便于直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固定,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架内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承载架的上端一侧,所述直齿条固定在承载架的上端,所述直齿条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