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791.2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宇;陆维;王晓雪;张彦辉;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04 | 分类号: | H01M8/2404;H01M8/04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装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和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包括:支架、支撑平台和下压平台,支架包括底座和架体,底座包括工作台,架体与工作台相连且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支撑平台设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支撑平台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与出气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孔,支撑平台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以及与出气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孔,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电堆,下压平台位于支撑平台的上方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架体上,下压平台用于压紧电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可以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电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堆在组装过程中,需要通过端板配合紧固件将各节单电池组装成紧密封装的多级电堆结构,并利用压装力使各电池组件受压而紧密接触。
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螺杆或绑带作为电堆装配的方案,螺杆式电堆装配方案可能导致端板发生弯曲变形、组件之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占用结构空间大,且电堆组装过程中程序繁琐,效率低。
而绑带式电堆装配方案相较于螺杆式电堆装配方案可以使电堆结构更加紧凑、组件之间接触压力分布更均匀,且具有装堆过程简便和效率高等优点,但现有技术中的绑带式电堆装配方案未集成气密性检测装置,因此,无法保证电堆的密封性能,导致电堆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该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可以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电堆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配方法,该燃料电池电堆装配方法具有可以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电堆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架体,所述底座包括工作台,所述架体与所述工作台相连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平台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以及与所述出气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孔,所述支撑平台设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以及与所述出气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孔,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电堆;和下压平台,所述下压平台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下压平台用于压紧所述电堆。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将电堆放置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且使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均与电堆上用于气密性检测的气孔密封相连,以便可以通过第二进气孔向进气腔内通入检测气体,实现电堆的气密性检测。其中,在通入检测气体的同时,第二出气孔处于闭紧状态。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可以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提高了电堆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环绕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环绕所述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装置还包括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检测架和距离检测器,所述检测架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且邻近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所述距离检测器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检测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