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6134.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彭锦志;倪天晓;张新;文康;金鑫;冉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科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05;A62C37/40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迎新路86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顶喷系统、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所述顶喷系统、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分别由多节暗管和多个细水雾喷头组成,其中所述顶喷系统用于着火区域上方灭火,所述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用于着火区域下方灭火,连接所述顶喷系统的暗管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本考虑到烟囱效应和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会对高压细水雾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采取分区保护的方式,火灾时开启着火区域和上、下两个区域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一方面考虑火势向上蔓延,开启着火区域上方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一方面考虑可燃物滴落对下部区域的影响,以及向上的气流对细水雾的影响,开启着火区域下方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着火区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用水量少、占用空间小、灭火效率高、对结构防护作用好、可消烟除尘等诸多有益效果。但是目前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火灾的控制缺乏科学的布设手段,无法有效的针对不同的火情,即便是能够节约水源,但是也不能保证水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绝大多数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水雾喷射存在盲区或者水雾量不足区域,造成不能及时扑灭火灾而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顶喷系统、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所述顶喷系统、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分别由多节暗管和多个细水雾喷头组成,其中所述顶喷系统用于着火区域上方灭火,所述侧喷系统和低喷系统用于着火区域下方灭火,连接所述顶喷系统的暗管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侧喷系统的暗管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低喷系统的暗管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顶喷系统的暗管、连接所述侧喷系统的暗管和连接所述低喷系统的暗管汇聚至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远离暗管的一端通过供水管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烟囱效应和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会对高压细水雾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该因素,采取分区保护的方式,火灾时开启着火区域和上、下两个区域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一方面考虑火势向上蔓延,开启着火区域上方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一方面考虑可燃物滴落对下部区域的影响,以及向上的气流对细水雾的影响,开启着火区域下方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着火区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控制管与所述流量计连通,所述控制管与所述供水管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连接所述低喷系统的暗管上可拆卸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低喷系统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低喷系统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增加压力传感器作为判定装置,在低喷系统的喷射范围内无人时,能够对火灾进行快速高效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细水雾喷头通过安装块与暗管相连,所述安装块可拆卸安装在墙面上,所述安装块内部设有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固定设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工作空间,所述加强管贯穿所述工作空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垫圈,所述加强管的一端与暗管相连,所述加强管的另一端与细水雾喷头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细水雾喷头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加强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细水雾喷头轴向上,其余的所述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细水雾喷头的周向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嘴除沿喷头轴线方向喷射的喷嘴外,其余喷嘴均向垂直于喷头轴线方向喷射,其喷射角度更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工作空间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块的扇形槽,所述扇形槽内转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贯穿所述安装块,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外部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细水雾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包覆所述加强管的一端,所述加强管从所述卡环内部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科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联科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