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4932.7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敬国;何蕊希;王颢;严崔玉;李梦准;孙爱生;陈善东;畅吉庆;谢云南;马克林;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焱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力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力美达硅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83/08 | 分类号: | C09J183/08;C09J11/04;C09J11/06;C08G77/26;C08G77/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硼碳氮 复合体 粘接剂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比包括: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氮烷尿氰三聚氰胺30-50、六方氮化硼5-15、增粘剂40-50、环氧类T型结构多功能硅烷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氮烷尿氰三聚氰胺的原料组成及摩尔份比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四氯化硅1-2、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1-2、苯基三氯硅烷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S1001,所述环氧类T型结构多功能硅烷为SHY3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的原料组成还包括分散稳定剂,所述分散稳定剂与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氮烷尿氰三聚氰胺的重量比为1-3:30-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稳定剂为乙酰丙酮。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各原料按所需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纱磨改性机中,于200-300℃、大于等于2MPa的条件下反应,形成呈流体状的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且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中的颗粒直径为10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氮烷尿氰三聚氰胺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四氯化硅、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按1:1-2:1-2:1-1.5的摩尔比加入硫化床中,于130-180℃下进行缩聚反应,直至无氯化氢气体放出,得到聚合物料;
步骤二、先对聚合物料进行水洗,再于100-120℃下脱除其中的低沸点物料,剩余物料冷却后过滤,取滤饼,然后对滤饼依次进行水洗、干燥,得到的白色颗粒即为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氮烷尿氰三聚氰胺。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先向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中加入溶剂进行稀释混合,再喷涂于基材表面成膜,其中,所述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1-1.5,所述溶剂为醇类、酮类、脂类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硅硼碳氮复合体粘接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金属时,成膜后,采用等离子体激光将其升温至1000℃以上,以使膜与基材表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焱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力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力美达硅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焱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力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力美达硅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49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智能汉藏语音互译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皮肤科的智能型病灶清刮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