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3951.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8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喻俊峰;王涛;邱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H10K59/12;H01Q1/22;H01Q1/50;H01Q1/5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中框上,中框上设有天线单元;盖板,盖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盖板的第一表面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对,盖板包括与显示面板重叠的第一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的周围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该显示模组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设置在盖板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天线单元在盖板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区域;第二导电层设置在盖板第二子区域的第一表面;导电连接部,用于导通第二导电层和接地板。由此,减小了导电层对天线净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作为电子设备屏幕。电子设备的屏幕表面在使用中会摩擦产生负电荷,负电荷间互相排斥移动,由于柔性屏与中框之间存在缝隙,电荷通过缝隙传导扩散至面板,使得屏边沿最先发生绿屏现象,随着电荷的进一步积累,进而出现整屏发绿以及闪屏现象。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100、显示面板200、支撑件300,其中,支撑件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金属层500,显示模组左右两侧涂覆导电液400(涂覆路径如虚线所示),将盖板100和金属层500之间通过导电液400包裹起来,盖板100上的负电荷会被导电液400导流到金属层500,由于金属层500是跟中框大相连通,因此对显示面板200形成防护,防止盖板100上的电荷干扰显示面板200。
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设置在中框600上,中框600上还设有天线单元700,在设置导电液400之前,该天线单元的净空为d1,在设置导电液之后,该天线单元的净空为d2。其中,d1为显示面板200到天线单元700之间的距离,d2为导电液400到天线单元700之间的距离,图1中可以看出,d2小于d1,也就是说,设置导电液会影响天线净空,使得显示模组上设有导电液位置产生电磁屏蔽,从而影响天线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解决了导电液影响天线净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设置在中框上,该中框上设有天线单元;盖板,该盖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该盖板的第一表面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对,该盖板包括与该显示面板重叠的第一区域,以及位于该第一区域的周围的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该显示模组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设置在该盖板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该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该天线单元在该盖板上的投影位于该第一子区域;该第二导电层设置在该盖板第二子区域的第一表面;导电连接部,用于导通该第二导电层和接地板。由此,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导电连接部将盖板上产生的负电荷避开显示面板引流到接地板。同时,在盖板非显示区域设置第一导电层,以及在第二子区域M2设置第二导电层,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层将第二导电层连接起来,不仅增大了导电层的面积,提高导电性能,解决了显示屏绿屏问题,同时在盖板正对天线区域不设置导电层,减小了导电层对天线净空的影响。此外,该显示模组中的盖板和显示面板的侧面不在同一平面,现有技术中在显示模组侧面涂导电液难度较高,本申请实施例为在平面涂导电层,技术难度降低,精度更易控制。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导电油墨。其中,第一导电层与显示面板相接触,导电油墨流动性较低,第一导电层采用导电油墨,可以避免将导电油墨挤压至其他位置,由此,精度更易控制,避免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导电层包括导电油墨和导电液中的一种。其中,第二导电层不和显示面板接触,可以选择任意材质的导电层。由此,第二导电层材质选择更多,结构更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