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3320.6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妍;陈训强;段威;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C25B1/04;C25B9/65;C01B21/04;C01C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载体 新能源 燃煤 电站 耦合 发电 系统 | ||
1.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发电装置(1)、电解制氢槽(2)、空气分离装置(4)、氨合成塔(6)、供氨系统(10)、氨燃烧器(9)、煤粉锅炉(8),所述能源发电装置(1)的输出端与电解制氢槽(2)和空气分离装置(4)的电源接口连接,电解制氢槽(2)的氢气出口与氨合成塔(6)的氢气入口连通,空气分离装置(4)的氮气出口与氨合成塔(6)的氮气入口连通;
所述煤粉锅炉(8)的炉膛壁面上设有氨燃烧器(9),氨合成塔(6)合成的绿氨通过供氨系统(10)输送至氨燃烧器(9),最后喷入煤粉锅炉(8)中燃烧,替代部分燃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绿氨替代煤炭的比例为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制氢槽(2)可采用碱性液体电解、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或固体氧化物水电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燃烧器(9)为液氨燃烧器或氨气燃烧器,所述氨燃烧器(9)设有空气入口和液氨或者氨气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氨系统(10)为液氨供应系统或者氨气供应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氨系统(10)包括液氨储罐、液氨输送泵和供氨管路,液氨储罐的出口与液氨输送泵的入口连通,液氨输送泵的出口与氨燃烧器(9)的氨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氨系统(10)还包括氨气蒸发器,液氨储罐的出口与液氨输送泵的入口连通,液氨输送泵的出口与氨气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氨气蒸发器的出口与氨燃烧器(9)的氨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锅炉(8)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或W型火焰燃烧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发电装置(1)包括风力发电装置或者太阳能发电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氨为载体的新能源与燃煤电站耦合的低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发电装置(1)所发电力用于为电解制氢槽(2)、氢气(3)空气分离装置(4)和氮气(5)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3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