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2952.0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秀;方思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良秀 | 
| 主分类号: | F24F8/167 | 分类号: | F24F8/167;F24F8/192;F24F8/80;F24F3/14;B08B9/0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催化 耦合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具体为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通过连接杆带动升降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混合扇叶上下往复运动,当混合扇叶到达催化箱内壁顶部的限位块无法继续移动时,而升降杆继续上移时,混合扇叶在升降杆上转动,从而对顶部的催化剂进行打散,使催化剂与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同理,当混合扇叶在催化箱内壁底部的限位块处转动时,会对底部的催化剂进行打散,使催化剂与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解决了由于催化剂堆积在一起,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只有最上层的催化剂会反应,从而导致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臭氧净化技术、负离子除尘技术和高压静电技术。其中将高压静电技术和催化耦合技术结合能够得到一种更好的空气净化系统,即高压静电催化耦合技术;与传统的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相比,其特点包括通过高压静电产生的臭氧在催化剂表面快速分解,因而能有效防止臭氧溢出;并且因为能实现对臭氧的控制,能为高压静电的设计提供更大的技术空间,有利于实现对更小颗粒物的高效去除;另外,当环境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时,利用静电所释放出的具有高能量的活性物种如臭氧气体,驱动催化反应;使得在室温下,活性物种能够有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持久催化氧化分解。
现有的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催化剂堆积在一起,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只有最上层的催化剂会反应,从而导致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通过连接杆带动升降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混合扇叶上下往复运动,当混合扇叶到达催化箱内壁顶部的限位块无法继续移动时,而升降杆继续上移时,混合扇叶在升降杆上转动,从而对顶部的催化剂进行打散,使催化剂与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同理,当混合扇叶在催化箱内壁底部的限位块处转动时,会对底部的催化剂进行打散,使催化剂与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解决了由于催化剂堆积在一起,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只有最上层的催化剂会反应,从而导致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催化耦合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且位于进气管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高压静电设备,靠近所述进气管一侧的高压静电设备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阳极板,远离所述进气管一侧的高压静电设备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阴极板;
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高压静电设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催化箱,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箱体的右侧外壁且位于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风口;
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
所述混合结构能够对催化箱内的催化剂打散并使其与气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优选的,所述混合结构的内部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外壁与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壁且位于催化箱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混合扇叶,所述催化箱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设置有清理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升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远离升降杆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分别与阳极板和阴极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毛刷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贴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良秀,未经叶良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