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1416.9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钱杰;裘鑫琛;张新瑞;周琳;马丽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A47L5/22;A47L9/02;A47L9/10;A47L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工地 空气 粉尘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包括:基座、控制板模块和电池;控制板模块和电池设置于基座内;控制板模块设有MCU控制器和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的通讯模块;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吸尘的吸尘装置、用于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用于连通吸尘装置和集尘装置的PE薄膜风管和用于测量集尘装置内的粉尘重量的称重传感器;吸尘装置、集尘装置和称重传感器安装至基座;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吸尘风扇、风道壳体、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吸尘风扇设置于风道壳体内;吸尘电机安装至风道壳体。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场景下的粉尘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粉尘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施工场景下的空气粉尘监测。
背景技术
粉尘检测仪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以及粉尘的浓度。传统的粉尘检测仪通常基于光散射原理和静电交流感应原理实现粉尘检测。这种检测仪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同样其成本也相对高昂。
建筑施工场景下的粉尘检测,主要是用于辅助服务器控制喷洒系统进行降尘作业,其并不需要较高的检测精度。传统的粉尘检测仪价格昂贵,在建筑工地上进行多点布控检测将极大的提升成本。另外由于传统的粉尘检测仪属于高精密仪器,在建筑工地的恶劣条件下使用也易于出现故障,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包括:基座、控制板模块和电池;控制板模块和电池设置于基座内;控制板模块设有MCU控制器和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的通讯模块;
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吸尘的吸尘装置、用于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用于连通吸尘装置和集尘装置的PE薄膜风管和用于测量集尘装置内的粉尘重量的称重传感器;吸尘装置、集尘装置和称重传感器安装至基座;
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吸尘风扇、风道壳体、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吸尘风扇设置于风道壳体内;吸尘电机安装至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固定至基座;吸尘电机驱动吸尘风扇转动带动粉尘从进气管道进入风道壳体内由出气管道排出;
集尘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粉尘的主集尘盒体、转动安装至主集尘盒体的活动门、驱动活动门运动的开门电机和用于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的过滤件;主集尘盒体设有引导粉尘进入主集尘盒体内的连接管;PE薄膜风管连通连接管和出气管道;开门电机安装至主集尘盒体;活动门形成有出气腔;过滤件安装至活动门并设置于出气腔内;出气腔的腔壁形成有出气孔;主集尘盒体的内部形成有连通至连接管的引导腔和用于沉积粉尘的沉积腔;沉积腔的底部的高度低于引导腔的底部的高度;引导腔的腔底为斜面结构以便于粉尘向沉积腔内沉积;
活动门相对于主集尘盒体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开门电机驱动活动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活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沉积腔的底部被活动门封闭;活动门位于打开位置时,沉积腔的底部敞开从而使粉尘在重力作用下从沉积腔排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用于智慧工地的空气粉尘监测装置还包括:粉尘箱;粉尘箱可拆卸安装至基座且设置于沉积腔的正下方;活动门运动到打开位置时,从沉积腔排出的粉尘掉落至粉尘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开门电机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带动活动门运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开门电机的电机轴形成蜗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过滤件竖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动门位于主集尘盒体远离连接管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进气管道的截面面积从风道壳体向远离风道壳体的方向逐渐扩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1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