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1024.2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门燕青;李勤兴;殷芳;曹玉鑫;胡爽;李亚楠;王丰堃;赵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雪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城市片区地质勘察资料,整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化数据;所述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形图、地上景观图、钻孔数据表、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地下管线图以及地铁规划图;
基于钻孔数据表,制作标准地层分层表,进而结合地下管线图、地铁规划图以及地质剖面图,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基于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并结合地下水流数据表,建立地下水模型;
基于地形图和地上景观图,建立三维地上结构模型;
以特定的时间步长,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地下水模型逐帧嵌入三维地上结构模型中,构成随时间变化的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
根据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化数据,包括:地形面网格化、地层标准化、数据格式化以及剔除不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面网格化指的是根据建模精度要求将城市片区地形面进行网格化,网格密度子城市片区内部均匀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地层分层表、地下管线图、地铁规划图以及地质剖面图通过一定的空间转化方法变换到三维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包括:将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栅格模型,设定网格精度值,根据网格精度值与图幅空间建立空间栅格场,通过点与多面体的位置关系判断栅格单元与地质体的位置关系,筛选出位于地质体内部的栅格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地质体内部的栅格模型进行划分,得到地质体栅格单元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地质体栅格单元模型中的各个栅格单元对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估。
8.一种城市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城市片区地质勘察资料,整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化数据;所述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形图、地上景观图、钻孔数据表、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地下管线图以及地铁规划图;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钻孔数据表,制作标准地层分层表,进而结合地下管线图、地铁规划图以及地质剖面图,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地下水模型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并结合地下水流数据表,建立地下水模型;
地上结构模型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地形图和地上景观图,建立三维地上结构模型;
城市可视化模型建立模块,其被配置为:以特定的时间步长,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地下水模型逐帧嵌入三维地上结构模型中,构成随时间变化的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
监测、评估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城市可视化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10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