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9964.2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刚;王亚博;杨敏;刘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56;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廖晓霞;陈悦军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水体 悬浮 颗粒 原位 采集 筛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流动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在原位采集筛分装置中进行,所述原位采集筛分装置包括进水单元、过滤筛分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过滤筛分单元与所述进水单元连接,所述收集单元与所述过滤筛分单元可拆卸连接;
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两个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出水口的开口面积;所述进水壳体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过滤筛分单元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过滤筛分单元包括过滤筛分壳体,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入水口,所述过滤筛分壳体通过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水壳体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顶面连接在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入水口的顶部和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底面之间,且相对于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底面和入水口,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顶面呈倾斜布置;
所述过滤筛分壳体中的所述滤网包括内部滤网和孔径比所述内部滤网小的顶部滤网;
在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内部滤网,并且沿着逐渐远离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入水口的方向,所述至少一个内部滤网相应的将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内腔依次分隔为两个以上过滤筛分区域;
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顶面中,至少在对应于离所述过滤筛分壳体的入水口最远的过滤筛分区域的顶面部分铺设有所述顶部滤网;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原位采集筛分装置置于需采集悬浮颗粒物的流动水体中并保持位置固定;
流动水体流入所述原位采集筛分装置的进水单元,在所述进水单元使其流速减慢并被预除杂;
经所述预除杂的流动水体进入所述过滤筛分单元,所述流动水体在流经所述过滤筛分单元的过程中,所述流动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被设于所述过滤筛分单元中的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和筛分,所述流动水体中被所述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和筛分而截留的悬浮颗粒物自然沉降至所述收集单元中的不同悬浮颗粒物收集槽内;
待收集单元收集到所需量的悬浮颗粒物后,将所述收集单元从所述过滤筛分单元上拆卸取出,将所述收集单元的各个所述悬浮颗粒物收集槽内收集的悬浮颗粒物用于分析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的各个所述悬浮颗粒物收集槽内收集的悬浮颗粒物在进行所述分析测试时无需重复进行筛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经清理后能够重复安装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壳体整体呈四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壳体整体呈梯形四棱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壳体内设有格栅组件,以对进入进水单元内的所述流动水体进行所述预除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格栅设于所述进水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进水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设于所述进水壳体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一格栅的出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格栅的出水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位采集和筛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的出水孔的孔径为1cm-0.5cm,所述第二格栅的出水孔的孔径为0.5cm-0.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99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