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点高速连续辊压轧花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8994.1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索文超;邓子好;姚永锋;王新民;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5/00 | 分类号: | B44B5/00;B44B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高速 连续 轧花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点高速连续辊压轧花机,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的触点振动盘、触点传输轨道、上轧花轮、下轧花轮、旋转装置和接料盒,上轧花轮和下轧花轮上下排布且之间形成加工位置,触点传输轨道将触点进行传输,首端触点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联通,末端延伸至加工位置,接料盒位于加工位置相对触点传输轨道的另一侧,旋转装置驱动上轧花轮和下轧花轮旋转,上轧花轮外周面沿周向设置有上轧花凸模,下轧花轮外周面沿周向设置有与上轧花凸模相对的下轧花凸模,下轧花凸模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形成凹陷结构的导向板。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触点高速连续辊压轧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点高速连续辊压轧花机。
背景技术
在触点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触点表面进行轧花加工,用于标识产品焊接面,传统的轧花加工方式需要手动将触点放置于轧花模具并在轧花完成后手动取出,导致加工效率低下且每个轧花模具需要一个工作人员长时间配合生产,提高企业加工的人工成本。
申请号为CN201120376906.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滚花机,解决了目前不能工业化滚花的技术问题,即将型材放入滚滚花刀与从动辊之间,滚花刀转动后即可在型材表面滚花。然而,该种结构多用于加工型材,无法加工触点,其主要难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型材的长度较长,单次送料可持续加工一定时长,故无需送料装置,而触点体积较小且加工数量较多,需要研发触点送料装置持续送料才能满足自动化加工要求;②型材的尺寸较大,采用手动旋转丝杆进行调节滚滚花刀与从动辊的间距,调节精度相对较差,无法满足触点体积较小且精度较高的加工需求;③由于触点体积较小且加工数量较多,需要收集装置及时对成品进行回收,防止成品损坏或遗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触点高速连续辊压轧花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的触点振动盘、触点传输轨道、上轧花轮、下轧花轮、旋转装置和接料盒,所述的上轧花轮和下轧花轮上下排布且之间形成加工位置,所述的触点传输轨道将触点进行传输,首端触点振动盘的出料端相联通,末端延伸至加工位置,所述的接料盒位于加工位置相对触点传输轨道的另一侧,所述的旋转装置驱动上轧花轮和下轧花轮旋转,所述的上轧花轮外周面沿周向设置有上轧花凸模,所述的下轧花轮外周面沿周向设置有与上轧花凸模相对的下轧花凸模,所述的下轧花凸模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形成凹陷结构的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触点振动盘持续供料,经由触点传输轨道到达位于上轧花轮、下轧花轮之间的加工位置,在加工位置由上轧花凸模和下轧花凸模进行轧花加工,从而实现连续自动化轧花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同时无需工作人员持续配合进行加工,节约人工成本,两个轧花凸模配合可对圆形触点进行轧花,而当需要轧花矩形触点时则需要将安装导向板,限制其朝向,保证轧花与矩形触点的侧边保持平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多个升降导柱、升降平台和升降电机,各所述的升降导柱竖向设置,所述的升降平台与各升降导柱滑移配合,所述的升降电机沿竖向驱动设置有与升降平台螺纹配合的升降丝杆,所述的升降平台设置有上轴承座,所述的上轧花轮设置有与上轴承座转动配合的上传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平台在升降电机驱动下沿升降导柱移动,从而带动与升降平台转动配合的上传动轴升降,从而调节上轧花凸模和下轧花凸模之间的间距,适配不同规格的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和同步带,所述的工作台设置有下轴承座,所述的下轧花轮设置有与下轴承座转动配合的下传动轴,所述的旋转电机位于下传动轴相对下轧花轮的另一侧并驱动下传动轴旋转,所述的下传动轴相对下轧花轮的另一侧设置有下同步轮,所述的上传动轴相对上轧花轮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同步轮,所述的同步带将上同步轮和下同步轮联动并反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8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