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95901.X | 申请日: | 202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扶小飞;张宇;吕新伟;扶忠权;甘建平;刘维;张显;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6;G01R35/04;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郭子氚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表 自适应 负荷 监控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智能电表的当前模式获取所述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
检测所述实时电流值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
若是,则获取所述智能电表的跳闸参数,根据所述跳闸参数执行拉闸动作断开继电器后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跳闸次数累加处理,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若否,则获取所述智能电表的合闸参数,根据所述合闸参数执行合闸动作闭合继电器后初始化所述智能电表自上次合闸到下次跳闸之间的剩余时间阈值,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参数包括持续运行时间,所述获取的智能电表的跳闸参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刻是否处于跳闸状态;
若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刻处于合闸状态,则根据所述合闸状态统计所述实时电流值大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持续运行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参数还包括最终跳闸状态,所述统计所述实时电流值大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持续运行时间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持续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过载跳闸判断时间;
若所述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过载跳闸判断时间,则将所述智能电表的状态由所述合闸状态调整为最终跳闸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参数还包括当前超限跳闸次数和剩余时间阈值,所述将所述智能电表的状态由所述合闸状态调整为最终跳闸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读取所述智能电表的当前超限跳闸次数;
判断所述当前超限跳闸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智能电表的预设跳闸次数;
若所述当前超限跳闸次数小于所述预设跳闸次数,则确定所述智能电表距离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历史合闸时间节点,并确定所述电表的下次跳闸时间节点;
将所述历史合闸时间节点与所述下次跳闸时间节点之间的时间差值作为剩余时间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历史合闸时间节点与所述下次跳闸时间节点之间的时间差值作为剩余时间阈值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剩余时间阈值是否大于预设剩余时间阈值;
若所述剩余时间阈值大于预设剩余时间阈值,则执行拉闸动作断开继电器后进行所述智能电表的跳闸次数累加处理,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若所述剩余时间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剩余时间阈值,则初始化所述智能电表的跳闸次数和所述智能电表的延时参数,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参数包括持续运营时间,所述获取的电表的合闸参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刻是否处于跳闸状态;
若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刻处于跳闸状态,则根据所述跳闸状态统计所述实时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持续运营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表自适应负荷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跳闸状态统计所述实时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持续运营时间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持续运营时间是否大于预设过载自动合闸等待时间;
若所述持续合闸时间大于预设过载自动合闸等待时间,则将所述智能电表的状态由所述跳闸状态调整为合闸状态,并根据所述合闸状态执行合闸动作闭合继电器后初始化所述智能电表自上次合闸到下次跳闸之间的剩余时间阈值,并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若所述持续合闸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合闸时间,则重新执行所述获取智能电表的实时电流值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9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