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悬液延缓百香果腐败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5591.1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旋;王宇;曹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柑橘研究所;贵州省特色果蔬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火龙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B7/15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悬液 延缓 百香果 腐败 方法 及其 专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悬液延缓百香果腐败的方法及其专用菌,包括:将冠突散囊菌GY,Ecgy培养得培养物,将2g黑毛茶磨成粉末后,按1:50的茶水比加入100℃去离子水,100r/min浸提30min,纱布过滤,高压灭菌锅121℃,0.2Mpa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制成黑毛茶茶汤;将培养物过滤后的菌丝与黑毛茶茶汤按1:1的比例进行重悬并混匀;取百香果放入黑毛茶茶汤重悬液浸泡30s‑60s,取出置于室温中自然存放。本发明对百香果腐败真菌拮抗能力强,对百香果保鲜效果好且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重悬液延缓百香果 腐败的方法,同时还涉及该方法使用的专用菌。
背景技术
水果是天然营养食品,含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但是水 果生产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区域性及水果本身的易腐性,与广大消费者 对水果需要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迫切性相矛盾。以百香果为例,目前贮 藏保鲜技术主要以低温贮藏为主,辅以1-甲基环丙烯(1一 Methylcyclopropene,1-MCP)延缓皱缩腐烂。但百香果作为典型的呼吸越变型热带水果,上述贮藏技术对延缓采后品质劣变效果有限,且出库后常 温下货架期5天左右,其果皮就会失水皱缩,随后受病菌侵染而腐烂。国 内外在果蔬保鲜领域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类,每一类又 衍生出很多的新技术。化学防腐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致癌已让人们意识 到它的危险性。物理防腐保鲜方法要求技术性强、设备维修难、成本比较 高。而生物保鲜物质直接来源于生物体自身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具有 无味、无毒、安全等特点。此外生物保鲜物质一般都可被生物降解,不会 造成二次污染。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俗称“金花菌”,散囊菌属的一种真 菌,是存在于黑毛茶中使其产生特征风味的优势益生菌。营养要求低,适 应性强,能利用多种氮源、碳源。黑毛茶属于后发酵茶,“发花”黑毛茶 具有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和促进肠胃运动、 减肥等功效,这也使得冠突散囊菌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现 有研究已证实金花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 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叶的口 感等特性提高和优化,其特性完全符合作为生物保鲜中对所运用菌种的要 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994611A于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一种“冠 突散囊菌LS1菌株发酵葛根产物在樱桃蕃茄保鲜中的应用”,其用葛根作 冠突散囊菌的发酵底物,利用发酵后产物对番茄进行处理,达到保鲜效果。 其使用葛根粉作为培养基,其营养物质丰富,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在保 鲜防腐中,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杂菌污染,导致保鲜效果不佳。
哈茨木霉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通过营养 竞争、重寄生、细胞壁分解酵素、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多重机制,对 多种植物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但目前为止仍 未有研究表明哈茨木霉可食用,在食品安全性上存在一定风险。另外,哈 茨木霉在大量繁殖时会产生霉味,影响水果本身的商品性。本实验将百香 果腐败过程中的腐败真菌分离纯化后将冠突散囊菌与哈茨木霉分别对水果上腐败真菌进行对峙抑菌实验,结果显示百香果中分离的鉴定的腐烂真菌 为镰刀菌,之后再分别制作哈茨木霉和冠突散囊重悬液对水果进行浸泡和 腐败时间对比,以证明其保鲜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对腐败真菌拮抗能力强, 对水果保鲜效果好且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的重悬液延缓百香果腐败的方 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重悬液延缓百香果腐败的方法中使用的 专用菌。
本发明的一种重悬液延缓百香果腐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液的制备:将冠突散囊菌GY,Ecgy(Eurotium cristatum,GY,Ecgy) 在固体PDA上28℃,倒置暗培养4d,至菌斑点直径约为7cm,在菌斑的 边缘打取6mm的菌饼,置于250ml,液体PDA中,28℃、180r/min暗培养 12h得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柑橘研究所、贵州省特色果蔬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火龙果研究所),未经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柑橘研究所、贵州省特色果蔬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火龙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